簡單挑戰與長期任務 越共在既定道路上的長征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進入12月下旬,越南全境雖然仍日增新冠患者一萬五千人上下,全境仍處於緊張狀態,但相比起8月時調動數萬大軍進入胡志明市軍管的局面已經寬鬆了很多。越共基本上算度過了十三大周期內的第一年。

目前,以總書記阮富仲為首的越共領導層正按照既定路線繼續對越共的思想、文化、紀律的調整工作,時不時發生的一些弊案、風波在考驗越共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智慧。這種漫長任務夾雜簡單問題的模式,正在考驗多年來試圖「超常規跳躍式發展」、「彎道超車」,力圖一蹴而就解決各種問題的越南領導層的耐心。

目標已經明確

越共在2021年初十三大之後,其以阮富仲為核心的領導層已經明確了要繼續「燒熱火爐、烘乾木柴」並由此整理黨務,約束和監督越共高層約2,000名「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局和書記處管理的幹部」的目標。

此後,越共又於十三大文件確立了「關於發展的體制機制、經濟體制、人力資源、民族文化、社會民生、氣候變化、國家安全、融入國際、社會民主、法權國家建設、黨的建設以及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協調好的關係」共「十二個方向性任務」。

此外,越共十三大文件還制定了「大力推進黨的建設和整頓;加快經濟增長模式革新;激發國家繁榮發展,弘揚民族文化價值和人文精神;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發揮民族大團結力量;嚴格管理、合理使用土地、水、礦產資源和其他能源」等「六項重點工作」,同時確定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高素質人力資源」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三個戰略突破點。

在這樣一份詳細的清單下,留給越共和越南當局的就只剩下按計劃填表,並按上述目標自行對照工作成果。外界可以由此從越南官方媒體的口徑中看到他們對於上述方案的亦步亦趨。而這其中的主要工作都來自於主持黨務的阮富仲。

對阮富仲(左二)、阮春福(右二)為首的河內高層來說,2018年經濟特區方案雖然失利,但他們直到2021年仍在尋求迂迴突破。(美聯社)

以阮富仲於10月7日在越共十三大四中全會上發布「關於黨員禁令的第37號規定」為標誌,這份取代了2011年同類文件的規定已成為河內最新的政治規矩。它也在越共「黨的建設和政治體制建設」的進程中扮演了提綱挈領的角色。

該文件以19項內容明確規定越共黨員不得妄議黨的政治綱領,新加入了不得「反駁、否定、歪曲馬克思列寧主義和胡志明思想」等內容。到12月4日,越共中央檢查委員會又在這一基礎上制定新「指導意見」,明確規定越共黨員不得私自參加國民議會選舉,亦不得鼓吹「多黨輪流坐莊」、「軍隊國家化」等與當前越南黨、政、軍領導思想相悖的內容。

此外,阮富仲在11月24日發表的「要繼續投入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的越南現代文化產業的構建」的講話,就符合「六項重點工作」中有關弘揚民族文化的精神。阮富仲11月26日有關「預防消極情緒」的發言,也與其寫入方向性任務和重點工作的黨的建設與整頓有關。

實際問題怎麼辦

問題也隨之而來,相對於有章可循且自2017年以來一直穩步開展的整黨、整風等工作,越共方面也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際操作中碰到問題。

越南一方面還在繼續操作大型國有企業的改制、退股與提質增效等問題,並從2020年11月開始考慮如何管理相應的國有資產。除此之外,當越共理論界也在考慮當前環境下如何界定越南的「工人階級」時,這種不接地氣的考量與130萬越南工人逃離胡志明市等大城市返鄉,並大量一次性支取社會保險的現狀形成了強烈反差。

海防地區目前正在成為越南的工業新增長點,其中甚至包括汽車產業。(Getty)

事實上,越共也在十三大之後清醒地發現了自己工業化、現代化進程還相對緩慢,經濟增長模式還未得到根本性轉變,經濟效率、質量、效果和競爭力都還不高的現狀。由於越南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結構不完整,城鎮化程度低,剛接近中等收入門檻。這一客觀現實讓2021年新冠疫情打擊之後的胡志明周邊工業地帶隨即陷入肉眼可見的蕭條。

河內深知越南未來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只能是有選擇的工業化、現代化。這種現代、工業化的進程需要先進技術和先進產業作為依託,它很難在密集型體力勞動產業靡集的「產業園」中產生。而部分「經濟特區」的發展,似乎就讓河內有了培養人才和技術的空間。

譬如在海防地區,越南政府方面重視並優先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呼籲中國企業增加對越南機械、電子、新材料、製藥、機器人、IT、基礎設施和清潔能源等領域的投資與技術轉讓等。從2020年開始,中國也開始通過加大對越投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來回應越方訴求。

事已至此,隨着河內繼續其清理餘毒和機構體制改革並行的長期任務,其相對穩定的進程使越共方面在多極、多層的國際環境得到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而越共在整理黨務、反腐等工作上堅持10年以上的耐心,也就幫助他繼續面對客觀問題,並在參考中共經驗後取得符合自身國情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