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統認犯錯 府院「台灣」之爭誰說了算?

撰文:伍逸豪
出版:更新: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日前接受當地電台訪問時稱,「立陶宛犯了一個錯誤,允許以『台灣』之名在首都維爾紐斯開設代表處,從而引發了中方的強烈反應。」「我認為,錯誤不在開設辦事處,而是它的名稱沒有同我協調。」瑙塞達這段「認錯」發言,不只引起了立陶宛內部爭議,也在台海兩岸延燒。

針對瑙塞達的說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做出回應,指立陶宛認識到這件事是個錯誤是很正確的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採取行動,糾正錯誤回到一中原則上。而台灣外交部則重申力挺立陶宛的決心不變,並透過台灣駐立代表黃鈞耀宣佈,將對立陶宛的產業投資兩億美元並增強雙邊貿易關係。相關效應還在發酵,瑙塞達進一步在推特(Twitter)表明,支持和「台北」創建非外交貿易代表處,而立國外交部則對台灣的投資基金熱表歡迎。

台灣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的風波自去(2021)年年中蔓延至今,當前態勢令外界看來像是一場立國的「府院之爭」。回顧事件脈絡,「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設立,一直是立國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與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在牽頭,而立國總統的角色並不吃重。如今演變為立國總統為政策「認錯」,但總理內閣並不買單,外界也好奇這場風波的後續發展,到底是誰說了算?

這個問題涉及到立陶宛特殊的政治體制。在政治學界的研究,立陶宛的憲政制度屬於「半總統制」(semi-presidentialism),總統直選和總理對國會負責,行政權力分割在兩人手中。蘇聯解體之後,有九個前蘇聯國家採行半總統制,立陶宛是其中之一;波羅的海三國的愛沙尼亞與拉脱維亞則是採行內閣制,只有立陶宛是半總統制。

立陶宛憲政制度特殊之處,在於其半總統制又是具有高度偏向內閣制的色彩,總統權力相對弱勢。主因是立國政府活動受限於議會信任的憲政運作模式,該國總統在憲法上無主動免職總理、部長及解散國會的權力,更換內閣及部長須獲得國會同意,撤換內閣若達半數以上,必須重新獲得政府信任才得以進行活動。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1月4日表示,立陶宛政府決定讓台灣以「台灣」名義開設駐立陶宛代表處是個「錯誤」。(Twitter@Gitanas Nauseda)

此外,由於選舉時程(electoral cycles)的安排,立國總統在必須面對新國會與新民意的情形下,如果總統所屬政黨在國會無法取得多數,總統就必須與多數黨妥協總理人選並交出組閣權,使得立陶宛實際憲政運作出現多次共治政權,總理在憲政上實質掌握政策制定的權力。

立陶宛外交部長髮言人1月5日表示,立陶宛政府歡迎台灣設立「台灣代表處」,此一決定「堅定不移」。圖為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左)2021年9月15日赴美國國務院,會晤國務卿布林肯(右)。(Twitter@Gabrielius Landsbergis)

就此來看本屆立陶宛政府,無黨籍的總統瑙塞達在2019年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勝出,祖國聯盟─基督教民主黨提名的對手席莫尼特落敗後,改以無黨身份投入2020年國會選舉並當選。選舉過後,祖國聯盟─基督教民主黨、自由運動黨與自由黨結盟,推舉席莫尼特為總理人選,而現任外長藍斯柏吉斯即為祖國聯盟─基督教民主黨的黨魁。立陶宛政府再次形成了共治的局面,而實際權力便落在立場偏右的總理席莫尼特手上。

席莫尼特政府上任之初,就宣示將執行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外交政策,「將捍衛從白俄羅斯到台灣,全球各地爭取自由的人士」,承諾支持台灣「那些為自由而戰的人」。從台灣設立代表處到跟隨美歐制裁白俄羅斯,再到高調向美國爭取武力協防,一系列緊跟美國列車之舉,均由席莫尼特政府所主導。

針對立陶宛總統1月4日表示立政府決定讓台灣官方以「台灣」名義開設「駐立陶宛代表處」是一個錯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圖)1月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認識到錯誤是正確的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採取行動糾正製造「一中一台」的錯誤行徑,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軌道上來。(中國外交部)

瑙塞達與席莫尼特兩人,從競爭關係走向了共治關係。在台灣設處問題上,此前瑙塞達並未毫無發聲。2021年8月北京宣佈召回大使後,瑙塞達即稱該國仍實行「一中政策」,希望中國能改變召回駐立陶宛大使的決定;同年12月,立陶宛召回駐中國臨時代辦,瑙塞達表示將向歐盟領袖尋求幫助。看得出來,立場親美的瑙塞達並未反對台灣設處,但試圖透過歐盟途徑減緩與中國之間的外交緊張。

立陶宛內部政局則在同一個時間段陷入動盪,包括美國制裁「白俄羅斯鉀肥」爭議、反華政策致使經濟受困、邊境難民危機等接踵而至。12月13日席莫尼特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曾說,對於她領導的政府而言,有太多問題積壓在一起,在受到更多批評的情況下,政府很難承擔政治責任,「可以很直接的說,不排除政府全部辭職的可能性」。立陶宛民調機構12月28日所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該國政府2021年12月支持率跌至17.3%,創下立陶宛過去10年來最低水平,民眾不信任度也由39.6%暴增至47.8%;其中,席莫尼特的不支持率從49.6%升至52%,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的不支持率從59.8%升至66.4%。

▼台灣「挺立」,「霸氣」買下2萬瓶立陶宛蘭姆酒將抵台,民進黨政府分享菜譜:

瑙塞達的「唱反調」,背後有着該國內部政治角力的脈絡,也是兩位總統選舉對手的延長賽。接下來「台灣代表處」何去何從,當然中美俄地緣政治的博弈還是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包括北京如何強勢捍衛「一中」原則,歐盟除了口頭上的價值觀支持外,是否還會給予具體的行動支持,以及美國又會在背後施加多少壓力,這些因素都會從外部對立陶宛政局的變化產生作用,左右着「台灣代表處」事件的發展。

無論如何,最後付出最大代價的依舊是台灣。不久前部分台媒還喜孜孜地宣傳台灣捐贈的監視無人機,替立陶宛鞏固了東部邊境安全,殊不知捲入了更為驚濤駭浪的地緣危局之中。蔡英文政府所謂的「外交突破」與「民主夥伴」,原來是奠基在立陶宛選舉政治的政客鬥爭態勢,如此「主體性」,未免太過於脆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