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以承受多少新冠死亡? 最重要的不是和美國打輿論戰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管控放鬆後,國際社會非常關注中國的疫情狀況。近來美國不止一次提到中國冠病疫情所造成的死亡人數是一個全球關注的問題。事實上,不只是美國關注,中國人也非常關注新冠疫情的死亡數據。儘管此前的種種數據顯示Omicron的致死率相較於原始毒株和Delta已經大大降低,但Omicron到底會導致多少中國人死亡還是未知數。

在過去三年嚴格管控的動態清零階段,中國政府將感染人數、死亡人數當做是政策紅線來管控的。動輒問責的高壓線下,各級政府執行動態清零十分得力。不得不說,中國成功避免了疫情前三年大規模人員死亡事件的發生。

但現如今中國放寬疫情管控政策,在大部分人最終都會感染的情況下,到底會有多少人死亡,中國政府能夠承受和接受多少人死亡?

由於新冠病毒的傳染特性,動態清零政策下,是否發生大規模感染是一個非常容易捕捉和確認的情況。地方政府幾乎沒有隱瞞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的空間。

北京這波疫情來得又猛又快,即使病毒量比較微弱,但對於老人和慢性病患者來說依然有致命危機(圖中經處理部份為往生者的棺木)。(ETtoday授權使用)

現如今,放開之後,在全新的形勢下,中國各級政府的全新考核紅線是什麼?死亡人數?死亡率?重症率?還是什麼?

12月7日以來,中國中央政府下發了多重命令,包括擴充縣級重症病房和加快推進老年人疫苗接受等等。同時各地政府也在積極投放退燒藥品緩解醫療擠兑事態的發生。然而這些政策執行的效果如何,如何判斷各級政府現階段是否在有效防控疫情?

在12月20日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稱因心梗等其他疾病或基礎病導致死亡不歸類為新冠導致死亡,這基本上為中國的統計口徑定了調。消息一出即引發了網絡熱議。

不將伴隨新冠而死納入新冠死亡的統計引發了不少民眾的質疑,認為這是政府在有意降低新冠的死亡人數統計。如果沒有新冠不少人即便有嚴重的基礎疾病也不會死亡。因為新冠,有基礎疾病的人死亡了,卻被認為不是死於新冠,無論如何都難以服眾。

統計是一筆糊塗賬,非常容易造假。不少讀者在筆者另外一篇題為《和CNN打個賭,中國不會出現新冠百萬人死亡的情況》的文章下留言,認為中國統計的死亡人數不可信。

東莞向市民免費派發10萬粒布洛芬。(南方都市報)

在應對美國不懷好意地渲染中國將有百萬人死亡時,中國容易出於還擊目的進行辯駁。但是如何做出內外皆可信的統計數據呢?統計新冠死亡人數,最重要的不是和美國打輿論戰,而是真正贏得中國民眾的信任。如果死亡人數過多,必然引發民意的強烈反應,這對於重視民生,重視民意的中共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

全新的疫情形勢下,中國內地各級政府官員有所作為可能不會被看到,無為也有可能不會被看到,死亡人數也有可能被無限壓低。但是經歷新冠的過程,在每個中國人的內心都有一筆賬,這中間承受的痛苦和怨氣,不會短時間內消散。這是一筆隱形的、不容易被捕捉到的政治賬,如果處理不好相當危險。

中國中央政府應該在敦促各級政府全力防疫上下大功夫,應該盡快問責一批防疫不力的官員,為盡可能緩解醫療擠兑、降低死亡和重症作出努力,讓各級官員真切了解全新的要求和紅線,盡快在全新的標準下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