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文雄走訪法意英加美五國所為何事?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本年5月日本將會成為G7峰會的東道主,去年的東道主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上任後已訪問過日本,岸田本周則開展以法國為第一站的旋風式訪問,走遍G7的其他5個國家。從這一個角度來看,岸田的出訪可算是G7東道主的例行公事,但從日本去年發布三份有關國防的文件、點明了日本擴軍前路的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次出訪卻是意義重大。

本文出街之時,岸田已完成了其訪問法國、意大利、英國三個歐洲國家的行程,轉往北美先訪加拿大,並將在13日到達華府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見面。

歐洲三國行的成果

在法國,岸田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達成了加強雙方在印太地區合作的共識,並將在本年上半年舉行兩國外長、防長的「2+2」模式會面。

法國是歐盟國家中唯一在亞洲、非洲和美洲都有軍事投射能力的國家,一直以其南太平洋屬地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等領土為據,自許為太平洋國家。2021年2月,法國一艘巡防艦已曾停泊日本,同年5月,法國亦首次與美日兩國一同在日本進行了軍演。

在2021年法國與澳洲的潛艇合作被「澳英美同盟」(AUKUS)取代後,法國正在另覓在印太地區的軍事踏腳點,此前已不斷加強與印度的軍事合作,日本將是另一個明顯目標。而在岸日訪問法國之前,日本也特意在剛剛經歷過第三次獨立公投的新喀里多尼亞設立領事辦公室,顯示出其對法國主權的支持。

馬克龍與岸田參觀2019年大火焚毀後正在重建的巴黎聖母院。(Reuters)

在意大利,岸田與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會面之後,雙方決定將關係提升至「戰略夥伴關係」層級,加強在外交、投資、工業等層面的合作。意大利2019年加入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但去年10月上台的極右政客梅洛尼卻對中國持有較強硬的立場,曾稱加入一帶一路是重大錯誤,又認為要對華收緊戰略行業的管制。

去年12月,日本、意大利和英國已決定共同研發超越F-35的第六代戰鬥機,希望能在2035年建造出成果。雖然這種長遠合作成效還有待驗證,但三個國家的戰鬥機合作,將有助促進三方互相依賴的軍工整合。

在英國,岸田則與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簽訂了《日英相互准入協定》允許雙方在對方領土部署武裝部隊,使英國成為第一個與日本簽訂同類協議的歐洲國家。此前,日本已跟澳洲達成互相准入協定。

此前在2021年9月,英國新航母伊利沙伯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首航即到印太地區,訪問日本,並與日本自衛隊進行首次演練。其後,兩艘英國巡邏艦亦開始長駐橫須賀美國海軍基地。

1月10日,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在總理官邸等待到訪的岸田文雄。(Reuters)

從法、意、英三國的訪問成果來看,國防是這次岸田出訪的重點。

「敵地攻擊」的部署

日本政府去年12月公布了《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整備計劃》三份國防文件,首次將中國定位為日本「迄今最大戰略挑戰」,並計劃從2023至2027年增加國防開支43萬億日元,以期在2027年達至國防開支佔GDP 2%的北約標準水平。

其中,最為備受關注的是岸田將日本需發展軍事「反擊能力」的這一點寫進了國防政策當中。自二戰以來,日本大體採行「專守防衛」的策略,即日本若受他國飛彈攻擊,只能承受攻擊或將飛彈擊落,而不會進行所謂的「敵地攻擊」,去主動打擊他國的飛彈發射地點。雖然「敵地攻擊」數十年來在日本多有討論,卻一直未成政策,而其針對對象主要也是朝鮮。如今「反擊能力」被寫進國防政策之中,可見日本正在扭轉以己為盾、以美國為矛的歷史性防衛思維。

在岸田與拜登會面之前,日本和美國11日就在華府舉行了外長、防長的「2+2」會面,美國確認了日方稱中國是「迄今最大戰略挑戰」的說法,也對日本在防務上扮演「新的角色」表示認同,雙方更同意在「有效發展日本反擊能力」方面進行合作。

從左至右: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Reuters)

日本去年12月公布的2023年國防預算中,就特別留有超過20億美元,用以向美國購買射程可達2,500公里的戰斧巡航導彈(Tomahawk),用以發展日本「敵地攻擊」的能力。目前,英國是此等武器的唯一海外買家。

可以預期,岸田與拜登的會面也將會以安全問題為主軸。

「俯瞰地球儀外交」

從岸田與法、意、英等國的雙邊軍事合作來看,日本擴軍的政策將不會像過去一樣以美國為「唯一選項」,而是採行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所謂的「俯瞰地球儀外交」,構建日美同盟之外的多國關係,甚至連遠在地球另一端、對中國有不同利害關係的歐盟國家也不放過。這種做法其實就是要讓日本在防衛政策上扮演主動和樞紐性的角色,正如日本近年在區內貿易政策上一般。

而乘着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機會,完全站隊歐美的日本,本年主持G7峰會,很可能就會把握將中國(以至朝鮮)比喻成俄羅斯一般的外交話語契機,嘗試將歐洲國家(正如日本在俄烏問題的取態一般)帶進亞洲的角力之中。

在日本國內,岸田雖然民望甚低,但其國防政策走向卻是日本民意的主流。去年11月,一個《讀賣新聞》的民調就顯示出有81%日本受訪者認為中國對日本構成軍事威脅,68%人支持日本增強國防能力,然而,信任美國的日本受訪者則只得44%。這三項民意合面觀之,其實已反映在此刻岸田的擴軍政策之中。

可以說,日本擴軍並尋求國防能力上的相對自主已是日本此刻的「時代精神」,和平主義之路在可見的將來已是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