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安全會議|王毅晤布林肯,雙方互放狠話彼此又留餘地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2月18日,王毅和布林肯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進行了非正式會面。這是氣球事件後中美最高層級接觸,從通稿看,為照顧各自國內情緒,雙方都在放狠話,立場尖鋭對立,仍未走出氣球事件的陰影,同時又都不希望雙邊關係觸礁沉沒。

中方新聞通稿首先明確說明了主被動關係,會面是「應美方請求」進行的,其次說明了會面的性質,屬於「非正式接觸」,王毅在會面中「表明了中方在所謂飛艇事件上的嚴正立場,要求美方改弦更張,正視並解決濫用武力給中美關係造成的損害。」

這一表態和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就事件的公開表態完全一致,也和中國政府在事件發生後的態度一致。

當日,王毅在德國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發表主旨講話後就中美關係回答提問時表示,大家都很關注近期中美關係中的所謂無人飛艇事件,這其實是美國製造的一場政治鬧劇。他指,中方已經清晰、明確告訴美方,這是一艘民用無人飛艇,受超強西風帶影響,加之自身控制能力有限,偏離了預定軌道,進入美國上空。我們要求美方以理性、冷靜和專業的態度與中方一道妥善處理。

王毅說,遺憾的是,美方無視基本事實,悍然出動戰機,用導彈擊落一艘毫無威脅的飛艇。他認為,這種行為匪夷所思,近乎歇斯底里,是百分之百的濫用武力,明顯違反慣例和有關國際公約。中方對此絕不接受,已向美方提出強烈抗議。地球上空每天都飄着很多氣球,難道美國都要打下來嗎?這種做法不能證明美國的強大,而是恰恰相反。我們奉勸美國不要再出於國內政治需要,在對外打交道過程中做出這種荒唐的事情。我們要求美國拿出誠意,改正錯誤,正視並解決事件給中美關係造成的損害。

王毅表示,這樣一起意外偶發事件竟然在中美關係中掀起軒然大波,深層原因是美國對中國的錯誤認知和戰略誤判。王毅要求美方客觀公正看待中國的發展,奉行積極務實的對華政策,和中方一道,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的軌道。這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和中方新聞通稿集中於談氣球事件相比,布林肯及美國國務院內容一致的正式聲明共包括三個部分:第一句是,他「譴責中國監視氣球的入侵」,並向中國強調「絕不能再發生這種情況」。第二句是,他「警告中國不要向俄羅斯提供物資支持」。第三句是,他強調與中方「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的重要性」。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Reuters)

美國的霸道在前兩句中體現的非常明顯,其用意大家都能看出來,主要是為了對美國內部有所交待,可以說是一場對內的表演。尤其在俄烏戰爭問題上,布林肯用的是「警告(warn)」這個詞:「警告中國不要向俄羅斯提供物資支持」,而在中方的新聞通稿中則根本就沒有提及與俄烏戰爭相關事宜(後增加了中國對俄烏戰爭與台海問題的立場,在這兩個議題上均對美方做法提出要求和批評)。

布林肯聲明第三點強調與中方「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的重要性」,應該是指事件發生後美軍方通過熱線和中國軍方溝通被中方拒接電話的事。這一表述同時也可理解為美方希望中美關係能擺脱氣球事件影響,以後繼續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雖然在通稿中主要側重於要求美方改弦更張,未就後續雙邊關係發展作出表述,但是在王毅正式發言的最後有這樣一段話:「我們要求美方客觀公正看待中國的發展,奉行積極務實的對華政策,和中方一道,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的軌道。這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中方顯然也希望中美關係能擺脱這一事件影響,重回健康穩定的軌道。

從中美的這些表述看,氣球事件雖然給雙邊關係造成了嚴重傷害,鞏固了雙方的敵意與對抗情緒,手握氣球殘骸的美方可能還有後續某些動作,但是雙方政府高層都高度冷靜理智,並不希望中美關係就此觸礁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