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爾茨稱歐盟不應成為第三極 不過他的話未必是為美國考慮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德國總理朔爾茨周二(5月9日)在位於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呼籲在平等條件下開展更多的全球合作,而不是努力將歐盟變成與美國和中國並列的第三極。

他說:「那些仍然懷念歐洲強權夢、為強權幻想服務的人都還停留在過去的時光裏。」歐洲應該「拋棄過去幾十年以歐洲為中心的觀點」。

朔爾茨的這番表述與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表述形成鮮明對比。馬克龍最近呼籲歐洲應該成為與美國和中國並駕齊驅的「第三極」國際力量。

4月初,馬克龍在訪問中國期間,接受媒體專訪時就歐美關係、台灣問題等發表的評論,稱歐盟應避免因為台灣問題捲入中美之間的衝突,必須維持戰略自主,在軍備和能源上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馬克龍認為,歐洲的首要任務不是「適應世界所有地區其他國家的議程」,歐洲須發展戰略自主,成為中美之外的「第三極」。

馬克龍這番話當時在西方引起了強烈反應。波蘭國內安全局發言人Stanislaw Zaryn認為讓歐洲與美國相鬥是「死路一條」。

馬克龍訪華:圖為2023年4月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訪問中國廣州中山大學時發表演說。(Reuters)

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Reinhard Butikofer炮轟馬克龍的言論是「災難」、已經再沒資格擔任歐洲領袖。

柏林《每日鏡報》發表文章說馬克龍尋求歐洲「戰略自治」,試圖扮演與美、中並駕齊驅的「第三個超級大國」角色的想法是自大狂。

《南德意志報》發表題為「誤判現實」的署名文章認為,「馬克龍在採訪中並沒有提出一個明智的戰略構想,反而製造了一場全面災難。」

美國媒體及民主、共和兩黨,都對馬克龍的講話進行了激烈回應,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蓋拉格(Mike Gallagher)甚至用「令人不恥」來形容馬克龍的講話。

朔爾茨此番講話即是德國總理在不點名情況下,對馬克龍「第三極」想象的非正式回應。

朔爾茨在講話中還指出,「歐洲必須投入世界」,歐盟的地緣政治定位是在平等條件下就新的自由貿易協定和夥伴關係進行談判,歐洲與亞非拉國家建立起的新的夥伴關係應該「拋棄過去幾十年以歐洲為中心的觀點」。

德國總理朔爾茨2023年5月9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出席歐洲議會會議(Reuters)

為安撫美國,朔爾茨在講話中稱,「美國依舊是歐洲最重要的盟友」,歐洲的方向不是將歐盟變成與美國和中國並列的第三個「世界強權」。

不過,歐盟不做第三強權的原因,不是因為要繼續做美國的跟班,而是因為——朔爾茨認為,隨着非洲、亞洲和南美經濟體地位的提升,21世紀的世界秩序將會是「多極」,而不是「兩極或者三極」。

朔爾茨這個多極世界的想象,與中國在冷戰結束後提出的世界格局理論極為相似。中國的「多極世界理論」認為,隨着美蘇爭霸的冷戰格局結束,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的崛起,世界已經不是一極或兩極,而是多極世界。

正是在「多極世界理論」指導下,中國與美國既鬥爭又合作,幾十年埋頭發展,成長為美國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事實證明,「多極世界理論」讓中國成功隱身於世界地貌中韜光養晦,比馬克龍所想的「三極世界」更能消除美國的警惕,更有利於解構美國的國際領導地位。

不過,基於美德之間的不對等關係,德國能否效仿中國,真正踐行「多極世界理論」,尚值得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