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訪問德國|朔爾茨已變成中德關係的最後防線?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闊別近五年,新一輪(第七輪)的中德政府磋商6月20日再次在柏林舉行。跟上一次(第五輪)2018年的磋商不同(按:第六輪2021年於線上舉行),此刻的德國已經告別了默克爾(Angela Merkel)時代。經歷過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的挑戰之後,德國政壇充滿着反思其傳統重商主義的氛圍,默克爾所代表的「以貿易帶來改變」(Wandel durch Handel)思想已在「夕陽西下」之中。

俄烏戰爭在德國引起了對俄依賴與對華依賴的類比,前者所依者是廉價的天然氣供應,後者則是關鍵生產原料、中間產品和出口市場。去年冬天,德國付出了嚴重代價才能擺脫本來對俄高達四成的天然氣進口依賴。德國人都在問:德國對中國的依賴會否出現像俄烏戰爭一般突如其來的衝擊?

在中國總理李強6月18日啟程前往德國的前幾天(1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的社民黨(SPD)、綠黨、自民黨(FDP)三黨聯盟按照其俄烏戰爭前的承諾公布了德國史上首份「國家安全戰略」文件,當中對中國的描述雖然不出歐盟對華的「夥伴、競爭者、系統性對手」三分法,但減少各個層面的對外「依賴」則是其中最主要的政策倡議。

6月19日,李強會見德國工商界代表時稱,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應該辯證看待依賴問題,不能人為誇大「依賴」,甚至把相互依存與不安全簡單畫等號。(Reuters)

包裝德國對華「依賴」,確實有很多數據支持。根據《經濟學人》的計算,德國對華商品和服務出口以及其企業在華收益佔其GDP接近10%,比其他歐洲主要國家的比例高出近倍;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計算,德國有大約110萬工作崗位依賴中國的終端需求;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的數字顯示46%的德國製造業公司依賴中國進口產品。更不用說,中國在電池原材料和藥物原料上的近乎壟斷地位。

從這個角度來看,以多元化手段來減少對外依賴,對德國而言,實際上就是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這種思想幾乎已變成了德國政壇的共識。默克爾所屬的在野基民盟-基社盟同盟(CDU/CSU)本年發布的對華政策要求德國作出「中國政策的時代轉折(Zeitenwende,按:朔爾茨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的用詞)」,認為中國已將中德關係的核心推向系統性對手。雖然該文件否定與中國「脫鈎」,卻支持建立每年度的「中國檢查」來評估德國在貿易、科技、原材料等層面的對華依賴程度,並以「去風險化」為整體目標。

6月20日,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進行之前的兩國官員合照。(Reuters)

執政聯盟之一的綠黨,雖然未有特別發布該黨的中國政策文件,但綠黨籍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卻一直在主導德國政府的中國戰略文件。去年11月,該文件草稿曾被外泄,當中不只提出要加強中國對歐投資的監控,還有像美國拜登當局正在考慮的對華投資審核機制。其對華鷹派立場不言而喻。(該文件據報因為聯盟內部未能統一意見而遲遲未有正式發表,目前預計的發布日期將在歐盟領袖6月底為對華戰略召開峰會之後的7月。)

同屬執政聯盟的自民黨,其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本年5月的訪華行程突然被取消,人們就關注到自民黨的對華鷹派立場。林德納本人2019年在香港反修例運動期間曾與反對派人物見面,其後在北京據稱受到不禮貌待遇,最近也在俄烏戰爭的問題上批評中國立場。同屬自民黨的德國教育部長本年3月亦曾到訪台灣。自民黨自己的中國政策文件也呈現出相似的鷹派傾向,明確將中俄一同放在「專制與民主系統性競爭」的框架內。

相較之下,2020年6月公布的社民黨中國政策文件,則沒有「與時並進」將俄烏戰爭的因素考慮在內,不過此文件提到對中國的單向依賴可能構成戰略性風險,認為德國要減少對中國的技術或原材料依賴——今天的「去風險化」潮流在此已見端倪。

中國外長秦剛訪問德國,5月9日與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在柏林舉行聯合記者會,兩人在會上握手。(Reuters)

幸而,作為默克爾的財長,現任社民黨總理朔爾茨還是保留了其「以貿易帶來改變」又或者是重商主義的政策傾向,一直重視保護中德之間的經濟關係,免受政治風向所害。去年11月,朔爾茨不理會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等歐洲領袖的反對,在中國疫情管控漸消之初以德國之名帶頭訪華,又不理會聯盟內部反對,容許中遠海運購入漢堡港口的部份股權,皆可見其「默克爾遺風」。

但遺風畢竟是遺風,從上述德國各大政黨對華政策的大趨勢來看,朔爾茨已可算是中德傳統友好關係在德國政壇的最後防線。

在政壇之外,中德關係的根本還在商界。德國2022年的對華直接投資就創下了115億歐元的歷史新高。大眾汽車(Volkswagen)等大廠和巴斯夫(BASF)等化工巨企近來都有重大的對華投資計劃。不少分析都認為,中國地緣政治風險的考慮還未有在德國商界流行。

然而,政治往往是講究意識形態潮流的,並不必然受到工具理性的管束。中德關係的經濟基礎被政治風向動搖的機率並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