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崩」美股? 美國信用評級遭下調 惠譽扯開遮羞布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8月1日下午5時左右,在將美國評級列入「負面評級觀察名單」的兩個多月後,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的「AAA」評級下調至「AA+」。這是十餘年來,全球主要評級機構首次下調美國評級。而後,惠譽又把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信用評級由「AAA」下調至「AA+」。

美東時間8月2日,道指收跌348.16點,報35282.52點,跌幅為0.98%;納指收跌310.46點,報13973.45點,跌幅為2.17%;標普500指數收跌63.34點,報4513.39點,跌幅為1.38%。納指創2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這波下調評級其實早有鋪墊。今年5月份,美國兩黨搞黨爭,玩美債可能毀約的遊戲,當時惠譽就第一個站出來,在一份聲明中將美國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折騰了兩個多月以後,這份負面觀察變成了實打實的評級下調。就在惠譽作出調級決定後不久,白宮方面和多名政府官員就對此表示不滿。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在惠譽公布評級後數分鐘便發表聲明予以批駁,稱惠譽的行為「武斷且完全沒有根據」。耶倫還稱,惠譽的量化評級模型2018年至2020年曾崩潰,多項經濟指標未做調整,該機構的決定「基於過時數據」。白宮新聞秘書則稱,惠譽的判斷「罔顧現實」。

美國財長耶倫反駁惠譽,指調低美國信用評級是「武斷而且毫無根據」。(REUTERS/File Photo)

惠譽警告稱,本次下調評級的舉動反映出,其預期美國財政狀況將在未來三年惡化,政府的財政負擔沉重且在不斷增長;相比於其他獲得「AA」和「AAA」評級的其他受評者,美國的財政治理能力在過去20年間出現下降,這體現在美國債務上限僵局反覆出現,且總是在最後一刻才能得以解決。耶倫8月2日再度批評惠譽的決定,稱對方「完全沒有根據」,指其忽視了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治理指標的改善,以及美國的經濟實力。

為何美國政府如此大反應?這是因為,下調美國長期外幣信用評級是件大事,過去惠譽給美國的主權評級是AA+,但長期外幣評級是AAA,這就能讓美國以自己AAA評級的身份,在跟歐洲那邊調頭寸搞融資的時候,可以不用要抵押品,還能享受最優惠的利率,強勢就能佔便宜。如今,評級下降,美國以後在歐洲發行債券利率就要提升,借錢也需要擔保品了,美國在海外融資成本必將大增,這對美國靠借錢維繫的國庫是大大的利空。

惠譽(Fitch Ratings)作為三大評級機構之中唯一一家歐洲機構,下調美國評級後,美國在歐洲發行債券利率就要提升,借錢需要擔保品,使海外融資成本大增。(Reuters/file)

惠譽如今算是徹底招惹了美國政府。惠譽是法國評級機構,是三大裏唯一一家歐洲機構。惠譽敢這麼做,一定不會是企業行為,相信是背後一系列的政治力量彼此勾兑妥協的結果。手持評級大權,站在裁判席上對全球所有的主體以「公正」的姿態來個點評,哪裡有那麼容易?法國最近對美國意見非常大。前段時間的法國騷亂差點搞出顏色革命,美國人搞出《反通脹法案》各種高額補貼製造業,這讓歐洲企業很受傷。法國作為歐洲最有國際地位的國家,總得要出來表一表態度,之前馬克龍訪美就已經當面說了不滿。

另一個角度看,2011年8月,標準普爾也曾下調過美國的評級,很快,標準普爾就嚐到了資本主義的「鐵拳」,標普被美國證監會調查,高管們被各種針對,不得不陸續離職。2011年,美國證監會起訴標準普爾其實也沒有錯,因為有人預先知道評級下調,趁機做空,兵荒馬亂裏撈了一大筆,所以做空的人跟標普之間到底是個什麼關係,又是誰在背後支持標普?

2011年跟2023年的共同點就是在野黨跟執政黨之間的矛盾,以及很快就舉行的換屆選舉。當然了,2011年的美國國力顯然是2023年的美國所不能比的,當年國內的矛盾還沒有激化到今天這樣,奧巴馬可以很快按住標準普爾一頓揍,這次拜登未必有本事對付的了惠譽。

摩根大通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戴蒙 (Jamie Dimon)直指惠譽降低美國信用評級「荒謬」,但認為實際影響不大。(Reuters/file)

別看好像從數據上看,美國近來通脹得到緩解,就業數據見好,GDP超預期增長,但細看之下很多不符合邏輯。再看一次惠譽警告:本次下調評級的舉動反映出,其預期美國財政狀況將在未來三年惡化,政府的財政負擔沉重且在不斷增長;相比於其他獲得「AA」和「AAA」評級的其他受評者,美國的財政治理能力在過去20年間出現下降,這體現在美國債務上限僵局反覆出現,且總是在最後一刻才能得以解決。

有意思的是這次美股的表現,上次標準普爾下調評級可是直接引發美股一波大跌,今次資本市場確實受到衝擊,但似乎並沒那麼「狂風大作」,更有人問,會否因此引發一波金融危機?從市場反應看,其實對於惠譽所指,市場不是不知,不過惠譽此番下調美國評級只是揭開了已久的遮羞布,這也是包括耶倫在內的美國官員如此緊張的原因所在。但因為其實預期都在,市場影響並不會如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