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進退不得:俄烏戰爭打到2024年又如何?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雖然全球各國都有着本年底推動俄羅斯與烏克蘭談判的準備,但俄烏戰爭的態勢依然是往着不斷升級的方向走。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烏克蘭以S-200導彈和無人機分別試圖攻擊克里米亞大橋和克里米亞,繼續推前其截斷克里米亞與俄羅斯本土陸路交通的策略;俄羅斯海軍則在黑海向一艘掛着帕勞(Palau,又譯帛琉)旗幟的商船開槍示警,並以直升機登船檢查這艘正開往烏克蘭多瑙河港口的船隻,進一步威脅烏克蘭的黑海糧食出口渠道。

類比諾曼第登陸?

對於烏克蘭6月初展開的反攻,以至雙方前各有輕微進退的膠着狀態,各界一直有將俄烏戰事與歷史上各場戰役相類比以作分析的習慣。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是人們廣泛引用的參考對象。

例如在7月中旬,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兩位高級軍事分析人員就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撰文,將烏克蘭的反攻類比為1944年諾曼地登陸一般的戰役,他們指出諾曼第登陸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登陸後的美國陸軍花了六周才能在諾曼第的灌木樹籬陣中推進大約30公里,要到了美軍終於破開納粹德軍的防線後,德軍才開始全面撤退。

這種類比當然有其價值存在。在24小時新聞頻道和社交媒體的年代,人們預期着每日推陳出新的新聞故事發展,然而戰爭的現實卻沒有追上媒體的速度。如果二戰時代也有互聯網的話,諾曼第登陸後那種緩慢的推進恐怕也會得到像今天烏克蘭反攻般的負面評價。

8月13日被俄羅斯海軍截停的帕勞商船。(Reuters)

不過,類比諾曼第的合理性不代表烏克蘭的反攻會像諾曼第登陸般取得最終的成功。目前,西方軍事分析界的期望是烏克蘭能夠透過消耗戰和緩慢的推進最終找到機會在俄軍防線上打破一個缺口,而沒有足夠人力防守整道一千公里前線的俄軍將出現潰退的情況。

根據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SW)8月11日的戰情更新,從俄羅斯戰爭博客的消息來看,俄軍前線部隊已出現了橫向調配的部署,個別師級部隊更分散在兩、三個不同的前線位置,似乎顯示出俄軍防守人力不足的問題。

可是,從俄軍目前正在烏克蘭東北盧甘斯克(Lugansk)發動大軍反攻,以至烏克蘭將攻擊形式放在遠距打擊並公開承認烏克蘭拆解地雷能力嚴重短缺等跡象來看,烏軍離突破俄軍防線還有一段頗長的距離。

因此,俄烏戰爭依然有很大可能會繼續僵持下去,但無論是從烏克蘭最近針對黑海目標、克里米亞和莫斯科的攻擊來看,還是從俄羅斯打擊烏克蘭黑海糧食出口的外交和軍事行動來看,雙方都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反而在不斷尋找擴大和升級戰爭的空間。

8月13日,烏克蘭軍人在去年6月從俄軍手上奪回的蛇島上立起宣示主權的邊境標柱。(Reuters)

戰事難止

戰爭停止的前提,往往是交戰任何一方失去物質條件去持續戰爭,又或者預見到自己最終必然失敗收場。在烏軍反攻未見突破、俄軍形勢亦與烏軍相當之際,人們唯一能看到戰爭終結的可能,就是西方不再以此刻的規模支持烏克蘭,使烏軍失去持續戰爭的物質條件,也因而使其失去最終戰勝的期望。

然而,對於此刻的西方世界,烏克蘭已變成了一種「沉沒成本」的載體,其戰爭投資不可能不得到一些回報。因此,就算西方國家千般不願,除非俄羅斯願意給予一個下台階,讓戰爭能在談判桌上以雙方平等交換而非烏克蘭失敗的方式結束,否則西方各國很難不繼續支持烏克蘭打下去。即使是在有像特朗普(Donald Trump)一般質疑援烏的主要政客的美國也是如此——其政治立場最為極端的國會眾議院最近多次投票也表明共和黨內部也有着繼續軍援烏克蘭的多數意見。

但從俄方最近針對烏克蘭糧食出口的升級行動來看,普京是不會給出這樣的一個下台階的。他跟西方比拼的是耐心與堅持,而他相信處於民主政治混亂之中的西方陣營最終將會敗陣收場。

8月14日清晨,俄軍導彈襲擊敖德薩一座商場後的情況。(Reuters)

上文述及的《外交政策》文章發表於7月18日,其時正好是烏軍反攻六周之期,而六周也正好是登陸諾曼第後美軍漸有進展之期(諾曼第登陸發生在6月6日,諾曼第大城卡昂則失於7月21日)。當時期望烏軍反攻將有如諾曼第登陸後的進展尚算合理。

但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一個月又過去了,前線態勢跟一個月前相比卻沒有太大改變(反而是俄軍在東北有了一些進展)。歷史性的戰爭類比,也許又再要重新考慮過了——俄烏戰爭也許並不如二戰,而是像一戰西線的連年僵持一般。

如果戰爭真的是這樣發展,到了俄爭戰爭兩周年之際,西方將發現自己陷進了跟一戰交戰各方一般進退不得的困境。如果各方本年內都立不定決心「止蝕」,讓戰爭打到2024年,這場戰爭很可能會進入一個常態化而看不見終局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