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見面不握手 浙江衢州兩會行「作揖禮」引熱議

撰文:蘇米
出版:更新:

內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緩解形勢下,地方級兩會陸續舉行。為了避免直接接觸,浙江衢州推廣見面不握手,改行古代的作揖禮引發輿論熱議。

衢州當地官方媒體4月21日報道稱, 4月20日,衢州各縣(市、區)兩會開幕,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召開的兩會,與會人員見面不握手,改行作揖禮,成為今年縣(市、區)兩會的獨特一幕。

+1

報道指出,見面先行作揖禮,文明有禮新風尚!與往年不同的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召開的兩會,與會人員一改見面握手的習慣,間隔一米相互行起了作揖禮,將「衢州有禮」充分體現在行動上。

作揖禮,又稱拱手禮,是古代漢民族的相見禮。行禮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當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若為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一說古人以左為敬,又有人在攻擊別人時,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敬。

不只是在地方兩會上推行作揖禮,衢州還在復課復學的學校全面推廣作揖禮。目前,衢江已有117所學校推廣行作揖禮。

開學推廣行作揖禮的消息一經傳播,在輿論場引發了爭論,有人點贊,也有人斥之為形式主義,「端莊又保持距離」「有文化了」「演戲,戲精」「沒必要,點頭揮手就好了」……。

有評論稱,浙江衢州是孔氏南宗所在地,擁有中國國內僅有的兩處孔氏家廟之一。「南孔聖地,衢州有禮」是衢州的城市宣傳語,近年來一直通過推廣作揖禮等形式打造「一座最有禮的城市」。基於這樣的地方特色,學校推行作揖禮,可謂順勢而為,並非突兀之舉。

始建於宋寶祐元年(1253年)的衢州孔氏南宗家廟是全國僅有的兩座孔氏家廟之一,由孔子第47世孫孔端友隨高宗趙構南渡後所詔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網上圖片)

但是,開學推廣作揖禮,也要提防搞成形式主義。簡而言之,校園裏的老師和學生,相互之間本來就很熟悉,通常見面大多點個頭打個招呼而已,不太會握手,更不可能相互擁抱。因此,就學校疫情防控的實際而言,行作揖禮主要是起一種提醒警示作用,要不要推廣,並沒有多大影響,不必誇大其價值。

評論指出,古人有古禮,今人有今禮,握手不合適,微笑點頭或者揮手致意都是可以的,沒心要為復古而復古。推廣作揖禮,可以倡導,切莫刻意要求,喜歡的就做,嫌麻煩的也沒必要勉強。弘揚傳統文化當然應該支持,但不能侷限於表面化的形式。「有禮」要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新儒學的思想內涵要體現科學發展觀的進步意義,沒必要非「復古」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