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慘遭「綠潮」侵襲 滸苔氾濫竟與江蘇紫菜養殖有關?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每年夏天,山東青島海邊都會出現大片滸苔。然而,今年青島市遭遇了15年來最大規模的滸苔災害,海邊被大片滸苔包圍,空氣中更瀰漫着腥臭味,料影響將持續到8月中旬。截至本月7日,青島市累計出動過萬艘次船隻,打撈滸苔超過35萬噸。
對於青島市為何會受滸苔侵襲,今年又何以會尤其嚴重等問題,專家逐一解答。

青島市委工作人員稱,當局從6月初開始打撈,截至7月7日,青島市已打撈超過35萬噸滸苔。(新華社)

《中國新聞周刊》報道,青島市委工作人員稱,當局從6月初開始打撈,只要天氣允許,在沒有大風大浪等情況下,打撈船隻每天凌晨4時半就開始巡查、打撈,一直到晚上8時許。截至7月7日,青島市打撈滸苔超35萬噸。

據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監測,當前,黃海海域滸苔災害規模已創歷史最大值。6月26日,黃海滸苔分布面積約60594平方千米,覆蓋面積1746平方千米,是之前最大年份2013年的2.3倍;6月30日青島所轄海域滸苔覆蓋總面積達到峰值,約551平方千米。

公開資料顯示,滸苔屬於石蓴屬藻類,無毒,在失去水分後會發出惡臭,廣泛分布於全球的海洋中。滸苔大量繁殖能遮蔽陽光,影響海底藻類的生長,即使死亡後也會消耗海水中的氧氣,甚至有研究表明其分泌的化學物質或對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響。

滸苔何以大量繁殖?

山東省政協委員、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科研基地主任宮慶禮解釋,今年青島光照適宜,降雨豐富,營養鹽從陸地到海上的運輸強度比較高,海水水溫較往年偏低。在光照、營養鹽、水溫三者因素疊加下,形成了滸苔的最佳生長條件,導致滸苔大量繁殖。

中國生態學會理事、海洋生態專家陳尚表示,青島滸苔災害往年在7月底結束,今年專家根據水溫、氣溫、滸苔分布、打撈進展等估算,今年要持續到8月中旬才結束。

據了解,青島市打撈滸苔後會進行脫水、壓縮等工序,以滸苔為原料製成多種海藻有機肥料。宮慶禮指出,雖然有工廠負責將滸苔做成家畜的飼料添加劑或海藻肥,但生產能力有限,而每年滸苔的打撈數量亦難以預判,因此不好為提高加工量而盲目擴建工廠。

由於今年的滸苔數量大大超出往年,即使被打撈乾淨,如何處置也是一大難題。據報,絕大多數被撈起的滸苔只能採取填埋處理,但滸苔填埋後會帶來一定的土壤鹽鹼化、污染地下水等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滸苔氾濫與紫菜養殖有關

據《新華社》報道,歷年的衛星監測和船舶跟蹤監測顯示,黃海南部海域淺灘大規模紫菜養殖筏架是滸苔大量繁殖、增生並最後漂浮入海的「溫床」。自2007年以來,每年都有滸苔綠潮在洋流和風力作用下從黃海南部向北漂移,並在山東沿岸登陸。

宮慶禮認為,江蘇沿海城市的紫菜養殖主要藉助筏架、網簾、竹筏等,上面會附着滸苔幼苗;當養殖戶在紫菜生長旺盛期後未及時收回筏架等工具,在季風影響下,工具上附着的滸苔就會隨海浪一路向北,流向青島等地。

對於滸苔為何沒有在距離江蘇更近的日照市大量繁殖,宮慶禮解釋,青島有大量人口,污水排放入海的容量大,海水中營養鹽更豐富。同時,滸苔漂移到日照海域時仍屬於原發狀態,在漂移過程中不斷生長,當漂到營養鹽最豐富的青島市時就更易暴發。

今年青島海域滸苔尤其嚴重,與天氣因素亦有關。陳尚表示,從2019年開始,政府多個部門已開展紫菜養殖區早期集中打撈滸苔,前年和去年均取得顯着成效,滸苔規模明顯減少。但今年5、6月時,江蘇黃海一帶出現暴雨、大風、龍捲風等,部分已經回收的筏架等被打散跌入海中,因而增加入海的滸苔種源,導致滸苔源頭處置效果降低。

滸苔來源之爭

對於江蘇是否要為滸苔大量繁殖負責,陳尚認為先不考慮責任者識別問題,江蘇、山東兩省應該要想辦法加強合作、聯合治理,引導源頭的養殖戶改進紫菜生產方式、做好養殖筏架回收工作。

他建議,當局可以在省際之間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將滸苔覆蓋面積作為計算生態補償金額的依據,並由自然資源部考核,補償資金則用於滸苔災害防治綜合治理。此外,要加強氣象災害監測和防控措施,降低因天氣原因造成已經回收的養殖筏架被打散入海概率,並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宮慶禮指出,滸苔治理需要長期工作,若想取得長效機制,當局應建立一個國家層面的機制,將治理工作列入常態化事項;設立生態補償公益項目,加強專業滸苔打撈設備、船隻的研發和製造,提高海上滸苔打撈效率;由相關部門統一協調長江以北的省市形成省際間的協同治理,山東和江蘇兩省要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