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失傳百年粵菜味道!「消失的名菜」第三季《粵詠詩宴》發布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清水映月,水豆腐做餃皮包裹鮑片、冬菇和馬蹄滑綴在潮式涼瓜排骨中,清香淡雅;金盤方略,八種經典烹飪方式呈現的燒肉、冬筍等小菜濃縮於一碟之內,融通古今……

9月15日,中國大酒店與廣州博物館合作研發的「消失的名菜」在中國大酒店四季中國餐廳上新,「消失的名菜」旨在從文物中還原出失傳的廣府名菜,再現昔日粵菜味道。本次更新的第三季以詩為主題,展現廣府文化中白雪陽春的一面。

同日,在廣東省文旅推介大會上,「消失的名菜」文化品牌榮獲廣東省首批文旅促消費優秀案例稱號,是首批12個優秀案例中兩個入選的項目之一。

詩情雅意如何入菜?

自2020年始,中國大酒店攜手廣州博物館合作「消失的名菜」項目,創造性地將民國菜單、菜譜、廣告單等「復活」成現實可感、可嘗、可觀的舌尖風味。隨著第一季、第二季的名菜以及「消失的月餅」「消失的點心」「消失的飲料」等子項目的發布,「消失的名菜」已逐漸為廣大市民所熟知。

今年,中國大酒店再次聯袂廣州博物館推出「消失的名菜」第三季《粵詠詩宴》。本季靈感源自民國傳統粵菜中的雅緻菜名,這些菜名採用了比擬、諧音、婉曲、用典、雙關等修辭手法,融合不同季節時令的風物和意象,風雅異常。每款菜式還根據食材的意蘊和形態賦詩一首,以詩情畫意開筵入饌,彰顯粵菜文化中不止有世俗繁華,更有好文崇史的一面。

《粵詠詩宴》繼續秉持粵菜文化中傳承守正和融合創新的精神,菜式凸顯詩情雅意的同時,也充分展現傳統粵菜烹飪的精華。例如,吸滿湯汁的竹笙落入盤中,形如一柄如意,配以清爽的碧綠荷蘭豆,此謂「碧玉逢生」;一根菜心嫩芽自潔,在白如玉的蝦仁之間貫通而出,恰似美人發上的玉簪,「玉簪步搖」可謂名副其實。

菜式的呈現充滿國風。(羊城晚報)

本季融合創新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乳燕新浴」便是本季菜品中寓傳統於創新的代表之作。脫胎於傳統粵菜當中的「鳳吞翅」,即以去骨整雞為外殼,釀入煨好的魚翅進行長時間燉煮,成本過高,技藝繁複,也不符合當前綠色環保的社會導向,因此改作「鴿吞燕」,以鴿代雞,加入燕窩、雪耳和火腿。放入混合娟姍牛奶的豬骨湯中燉煮一個小時四十二分鐘,使湯汁雪白鮮甜,乳鴿似初新出浴,形神俱佳。

沉浮俯仰有何啟示?

2022年,「消失的名菜」以圖書形式呈現,由廣州博物館、中國大酒店和廣州出版社通力合作,由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與嶺南商旅集團聯合出品。

該書全面梳理該項目從緣起到發展的全過程,展現了該項目在文旅融合方面的推進過程,提煉出文旅融合品牌打造方面的理論思考和實踐經驗。

精裝版更特別將消失的粵味通過感香油墨留在了紙上。沉浸式重現民國廣府宴席中失傳已久或罕見的傳統粵菜,深入介紹名菜背後的歷史、文化、社會和掌故,再現民國時期廣州的市民生活和飲食文化,反映廣州餐飲業的興盛與變遷,讓嶺南傳統飲食文化在創新的體驗中煥發全新的活力。

相關負責人介紹,文物與名菜,撩撥著食客老饕的味蕾,表達著百年來廣州獨有的「人間煙火氣」,向世人展示廣州風采,引領社會由此讀懂廣州。

據了解,「消失的名菜」系列菜式正在中國大酒店推出,廣大食客可到四季中國餐廳感受地道嶺南烹飪工藝,探索粵菜的詩情雅意,體驗博大精深的粵菜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