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工人」上崗!AI無人機開展路面「問診」 精準診斷異常路況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11月3日,在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項目施工現場上空,一架架特殊的無人機平穩穿過高空,並將監測到的「情報」傳輸到項目數字化管理系統,在後台大型顯示屏上,護欄錯位、路面裂縫處等隨即被精準「鎖定」。這是項目自主研發的AI智能監控技術,利用無人機開展路面「問診」,屬全國高速公路建設領域率先應用,開啟了改擴建安全智慧管控的新模式。

AI賦能,無人機精準「診斷」異常事件

「我們首次嘗試用AI無人機投入路面巡查工作,向無人機植入自主研發的AI系統和智能算法,大幅提升巡查的效率和質量。」項目負責人蘇高裕表示,AI無人機不但可以自主飛行,還能對獲取的路面影像即時感應分析,精準「診斷」車流緩行、路面裂縫、交通事故等異常事件。

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涉及通行道路和拼寬路段的交通、施工組織,為加強道路安全管控,傳統上一般采用實地巡查或人工操控無人機巡查方式,但受地形環境、晝夜等因素限製,人工查看效率不夠高,且容易造成信息遺漏。

廣東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施工現場,AI無人機進行路面安全巡查。(羊城晚報)

相比人工判斷,AI無人機識別可以逐個像素監測圖像,幾乎不會遺漏任何信息,即使在夜晚,利用自身適配的紅外夜視、熱成像等技術,AI無人機也能實時出勤,事件識別率更精確,安全管理科技化水平大大提升。

聯動數字化系統,「一鍵」處置「問診」信息

「我們搭建了項目數字化管理系統,將其中的安全應急業務板塊與AI無人機相互『綁定』,只需通過管理系統我們就可以分類處置『問診』信息。」蘇高裕介紹。無人機在路面巡航的實時信息,會同步傳輸到數字化管理系統中,通過後台LED屏彈出道路異常安全動態,匯報路面「問診」信息。

接收到信息後,數字化管理系統隨之啟動事件感知功能,根據異常事件類別和等級自動選擇相關應急預案,經人工確認後,事件信息將第一時間發送到施工、路政、養護等聯勤單位。相關單位最快5分鐘便可出動人員開展道路維護作業,整個事件響應及處置效率比以往進一步提高。

數位化管理系統自動感知事件,並把訊息傳送至聯勤單位。(羊城晚報)

除加快路面事件處置效率,AI無人機和數字化管理系統的應用,也進一步推動了工程智慧化管理。項目數字化管理系統通過BIM建模技術構造了舊路3D模型,AI無人機獲取的實景可與舊路模型進行智能對比,從而快速統計出現場進度,為合理安排工期、把控施工質量提供數據支撐。

工地裝上「充電寶」,22個智慧機庫全天護航

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工程全長約116公裏,全線共由22架無人機執行巡查任務。每架無人機電池續航約為30分鐘,飛行範圍約3公裏,那AI無人機如何實現覆蓋沿線的安全監控?

為實現全天候的道路智慧管控,項目在沿線建設了22個無人機機庫,為這群「飛行工人」在工程作業區順利安家,解決充電難題。該機庫形似一個自動開合的電子箱,既是無人機自動起飛降落的站台,又能為其提供電池更換、數據傳輸等功能服務。機庫具備耐熱抗蝕、防水防潮的特點,能適應復雜的地形環境,使無人機執行任務更加便捷高效。

舊路3D模型與實景圖智慧對比,統計施工現場進度。(羊城晚報)

在日常運作時,22台無人機通過機庫收到數字化管理系統發出的指令後,按照設定好的路線程序,在管轄範圍開展路面巡航,任務結束後飛回機庫。內置的機械臂3分鐘便可將電池拆卸更換。

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項目起於河源市東源縣,終於惠州市惠陽區,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改擴建。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與江西省等中部地區聯系,推進深莞惠都市圈核心區與河源等地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