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做人阿媽」初體驗:孩子長大、父母寂寞

撰文:陳雅菁
出版:更新:

最近大熱的日本遊戲《旅行青蛙》(旅かえる)獲得大眾的熱捧,沒有刺激的打鬥、沒有花巧的設定,只是單純的為不定時出門的青蛙執拾背包。
青蛙的不受控,卻又與玩家存在牽絆關係,讓你又愛又恨。這種單方面的等待,不就是父母對我們的寫照嗎?

《旅行青蛙》跟大多飼養型遊戲的差異,在於你跟青蛙沒有互動。

玩法:青蛙會不定時去旅行,玩家無法控制旅途的時間和地點,儘管青蛙回家,你也無法控制它在家中做的事。除了等待青蛙在旅行中寄回家的名信片,和期待帶回來的手信,基本上你無事可做。

《旅行青蛙》的遊戲本來會胎死腹中,但因為從設計者的女兒身上得到靈感,才讓這個表達天下父母心的遊戲得以面世。筆者一邊玩,也覺得更加慚愧。剛過去的週日,已退休的家母跟我說不再做兼職的工作,那是週五發生的事。我問,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她說,「因為你前兩天都不在家,根本沒機會跟你說。」

在外想他回來 在家想他出去

青蛙出外旅行會寄來名信片,但這也並非必然。(Twitter)

以玩家的心態而言,因為知道青蛙會寄名信片回家,為了收集更多過癮、抵死又可愛的照片,總希望在家的青蛙早早出門。但出門後,又在憂心為何久久未歸。筆者的青蛙昨晚十時多外出,以為睡醒後自然會回家,誰知醒來後仍未見「蛙影」,貪玩得令人擔心,結果下午二時才回家。
把時間記得那麼清楚,你可以說我是瘋子,但爸媽肯定比任何玩家都要誇張。在蘭桂芳夜夜笙歌,年輕人以夜晚為單位,父母卻以小時為單位,坐在沙發上等待,卻整夜未眠。反之看到孩子老是在家懶洋洋,怕他成為不懂得交際的毒男、毒女,內心焦急得想推他一把。青蛙在家會吃飯、會看書、會磨刀、會寫信,在父母眼中也許一事無成,但這些都是到外拼搏的準備工夫,孩子其實也自有分數。

女生都學起來的「半桶水」哲學:懶惰中帶用功,在用功中偷懶!

+3

為他準備好裝備 還欠一點運氣

家外摘到的四葉草,可以為青蛙帶來運氣。

電話螢幕亮起,你非常興奮,因為青蛙回來了。打開家門,你看到青蛙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你卻趕著為他執拾背包,因為你無法估計他什麼時候又離開。
青蛙的行裝很簡便,食物、道具、護身符,除了食物,其他都非必要。食物在商店的價錢不同,有傳亦會影響青蛙所到之處。但最叫人心酸的,是最便宜的提子乾鬆餅寫著「適合在少許餓的時候享用」,網上攻略都寫它不飽肚,撐不了多久。因為能力有限,能為孩子準備的也許並不理想,但那塊像發霉的麵包已是父母盡力負擔的珍品。

【21-day Challenge】3星期不光顧連鎖店:唔買ZARA得唔得?

準備這個背包的心態,我想跟那些孩子剛步入社會的父母尤其相似。過去提供良好的教育,也讓孩子不愁溫飽。他終於要出外工作,父母無法再準備什麼,只希望幸運之神眷顧,讓他無風無浪、平安回來。

子女不在家 要懂得自得其樂

青蛙不在家,收集田地的三葉草幾乎是唯一可做的事。

青蛙旅行中,人去樓空。他背著背包走了,你也沒執拾的需要。你可以找點活兒,到屋外的田地收集三葉草,好讓可以購入更高級的裝備,說到底,這也是為青蛙而做的事。現實中,父母無法忽視和子女的牽絆,但當孩子愈來愈少時間陪伴在旁,也要學會自得其樂,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

這讓我想起莫文蔚翻唱的《外面的世界》,原唱齊秦年輕時曾被送往少年感化所,姐姐每天到獄中探望,並帶上結他,讓他在音樂中找回自信。這段經歷成了《外面的世界》的畫面,裡面的主角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所以他離開自己,往遠空翱翔。但亦知道對方總有天會鳥倦知還,並承諾會一直等待對方歸來。

延伸閱讀:

【My Choice】養豬apps參透男女關係!豬女付錢找「配種對象」?

【My choice】遇困難要play smart:「神回避2」教你創意是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