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搖編織機 被兩代人遺忘

撰文:黃立暉
出版:更新:

有天走過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一樓,在BY Y.B. Studio中發現這手搖編織機,以為發現新大陸,拍了張照興高采烈跟家母分享。母親以教父的腔調回嗆:「以前我們的工廠也有,你沒看見嗎?」(那時記者只約三歲)。這台手搖編織機,大概反映了兩代人的視覺:舊一代不以為然,至幾乎已將之忘記;新一代毫無印象,以為是哪來的新玩意。它經歷過一代工業蓬勃的風流,又被後來發展的電子科技取代淘汰。跟許多老師傅、老工人一樣,靜靜待在現代社會一隅。可喜的是,今天沒有了「生產包袱」的它,反而更加發揮出本身應有的創作效能,就在這小小的工作陳列室中。

攝影:馬熙烈、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真正動手編織的時候,師傅就是這樣左右搖動手把,逐針織出布紗。
譚師傅會把喜歡的布款貼在舊式剪貼簿上;這本簿很厲害,質地厚實、歷久不衰,經已絕版。

人手與電子編織的分水嶺

BY Y.B. Studio的譚師傅說:「這台手搖編織機,1976年從日本引入,引入的人同樣姓譚……好吧,他其實是我的堂兄。」手搖編織機被引入前,香港的毛織技術多以人手勾針為主,而且針織或梳織機器多以堅固的鋼、鐵製造,跟這舊物設計截然不同,種種因素成了這對堂兄弟引入手搖編織機的一大障礙。「人人都習慣了用人手毛織,你一時引入這新機器,即要人徹底放棄本來的技藝,重新學習前所未見的技術,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這台編織機外殼以塑膠製,很多廠家一見便耍手擰頭,因為從前的製衣機器都以鐵製為主啊!當年我替堂兄做sales,不知因而碰了多少釘!」二次世界大戰後,德、美遺留下的大量鋼鐵,造就了一代工業革命的鋼鐵機械,人們習慣了,自然也對「日本鬼子的塑膠產品」充滿偏見。

但當世界潮流都向同一個方向走,不論西方還是台灣都相繼引入新品,外地商人都端出以手搖編織機編成的樣辦,香港商家自不然又要跟隨,編織機因而在本地興起。「手搖編織機除了加快了毛織速度,當中的編碼卡更成為了日後電子編織程式的參考,發展出往後先進的電子編織系統,它是人手編織與電子編織之間的分水嶺。諷刺的是,電子編織技術蓬勃以後,它就被輕易地遺忘了。」

跟織布機一樣,手搖編織機織出來的毛布同樣需要經過剪裁、縫紉的工序。
BY Y.B. studio所陳列的多以女裝為主,但其實過往也有為客人做男裝的經驗。

一種規律亦自由的操作

手搖編織機的操作相當簡單,外形大小有點像口風琴,但「鍵盤」的位置變成了二百支勾針。「鍵盤」對下的位置有一個把手,是一個與勾針連繫的裝置,可左右甩動。重複左右甩動時每經過一排勾針,就會自動織出一行毛織。編織者可自行決定選用勾針的數量,以調整毛織布的闊度。

在操作前,可在編碼卡上預設編織動作,再將卡插入相應位置,編織機就會跟隨編碼卡的指令行動。編碼卡像蘋果棋棋盤,一個個洞整齊排列,數十至百行不等,每行由不規則的孔洞組成。有孔的表示相對應位置的勾針需要下針,沒有洞的則表示略過,配合不同顏色的毛線,輕易織出各種圖案。當然,也可完全摒棄編碼卡的運用,每行甩動把手前都自行以人手調整每支針的動作,所耗的時間自然更長,但圖案設計來得更自由,容許編織者當下的即興判斷,做出更不規則的花款。

編碼卡是加快手搖編織機的速度的重要部件:先在卡上預設編碼,插進機內,編織機就會隨指示而行動。
手搖編織機旁有「A、B、D、E」的指示,將旁邊的針拉在相應的位置會得出不同的動作,繼而製作不同花款。
圖為手搖編織機拆解後的零件,生產時會以全人手裝崁,製作過程充滿人味。

具觸覺的敏感 人性化地製作

彷彿古老的玩意,被投閒置散到今天才發揮出真正的效能。自1976年被引入,到電子毛織機出現前約30年間,手搖編織機最主要的功用在於節省編織時間,所以沒有師傅會跟你耗時考究複雜花款,插進卡,手就甩,一心想快快完成,所織的圖案多以簡單為主。說是人手編織,其編織狀態實質上與《摩登時代》的機械式操作無異,可以形容為沒有人的靈感創意與溫度。直至近年興起手作風潮,人們再次開始反思這些被遺忘的機器最大的可塑性。

這時,譚師傅身旁的黃小姐說:「我是在法國高級訂造服商會學習出身的,當我回港發現了這手搖編織機後,才發現自己設計高級訂造服的精神,同樣可以活用於它身上,一種追求高質、創意、堅忍的態度。我沒有大量生產的包袱,我可以選擇性地運用編碼卡(或者不用),自由地設計圖案。我也可以在編織布上來一點後期的加工,或在一些成品上用編織機加工,同樣有趣。而且,它可以完成電子機器做不到的工序。例如電子編織感應不到毛線的張力有多大,隨程式行事有時還會扯斷毛線,但手搖編織機牽涉我們對毛線的觸覺,我們會知道它的彈性極限,我們會遷就,這就是人性化的製作。」

記者向黃小姐分享跟家母的對話,她大笑一輪,並說:「這與我們觀察到的客人很相像。」原來BY Y.B. Studio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手搖編織機,每月都會在JCCAC的一樓空地擺放人手編織機、毛線、毛針,甚至小食,任人動手編織,而且可把製成品帶回家。「我們認為這幾乎被遺忘的編織機,在今天其實發揮到空前的意義。有很多讀時裝的學生根本找不到這台編織機,便會來這裏;又或一些傷健人士也可用它完成一些簡單的編織工作,其實都很有意義。」

譚志榮

從事毛織行業約40年。1970年代,因家族關係以專業手編織機技術員的身分推銷「BROTHER」(兄弟牌)手搖編織機,亦曾被委派到日本與總公司技術人員交流,將手搖式編織技術改進至半自動化。及後本地工業式微,譚導師轉戰為毛織生產及買手。三年前機緣下重遇手搖編織機,並將多年累積的設計、技藝經驗套用在此手搖編織機中,發揮出更多、更現代的創意製成品。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