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情報】甲一球員再次化身教練 全面的籃球青訓

撰文:劉家朗
出版:更新:

暑假為大家帶來什麼感覺?會是激情、還是熱血的季節?對於時下一班年輕人來說,可會是突破的好機會。尋求突破,為的是進步。反之,墨守成規只會阻礙新一輩的潛力發展。第二屆Take On Summer(TOS)籃球訓練班第一階段接近尾聲,由8位現役的香港甲一籃球員轉移身份,從「核心的內圍走出核心的外圍」,擔當教練角色,親自從選秀會中挑選120名U18的年輕球員,分為8隊參加一連串密集式的訓練。汲取去年首次TOS的經驗,該次TOS有着與眾不同的配套,除了籃球訓練外,加入了ata(adidas training academy)於TOS中,務求令一眾小將得到全面的「青訓」。

8位現役的香港甲一籃球員擔當教練,東方的鄭錦興領軍Team 3。(大會提供)

球員變為教練 打造個人球隊風格

其中Team 3由東方球員鄭錦興領軍,他直言TOS是一個難得的教學經驗,這是一個由零開始的球隊,從選秀到組軍,能夠挑選心儀球員,創造自己球隊的風格。熟悉阿興的,相信也知道他的綽號「流川楓」,善長切入,走動靈活,是他多年在籃球場上的特色。「我隊的風格以快、走動為主,球隊中有10位也是2、3號位(2:得分後衛、3:小前鋒)球員,相對比較矮少少。」

阿興(左二)主要教授他們上籃及『Finisher』的穩定性,以及快攻戰術為主。(大會提供)

將自己的打球風格注入球隊,阿興又如何跟這班小伙子訓練?阿興自言不是嚴厲的教練,他是走「friendly」風格。「起初訓練時以對戰來觀察他們的長短,往後主要教授他們上籃及『finisher』的穩定性,以及快攻戰術為主。」他解說,「談起個人進攻,他們很了得,但team work及防守意識比較弱,不敢作很多身體接觸,所以我不時會跟他們分享自己在東方時練習的情況,當你付出100%去訓練,得益的不只是他們自己,還有隊友。」

阿興的球隊中有10位也是2、3號位(2:得分後衛、3:小前鋒)球員,相對比較矮少少。(大會提供)

阿興既是球員、又是教練,他留意到這一輩和他的一輩的分別,在於專注力。「以前教練叫我們練習,便去練習吧,現在這一輩反而太多其他因素,有些忙於兼職,有些忙著其他事,與我們以前『眼裡只有籃球』有點不同,少了一點犧牲的精神。」

ata注入籃球訓練 望球員得到全面提升

ata(adidas training academy)包含Cardio、Power、Flexibility三項訓練元素,全面注入TOS籃球訓練當中,令年輕球員的提升更快更全面。

楊sir主要針對兩項訓練目的:1. 爆發力 2. 速耐力。(羅君豪攝)

體能水平中等 注重爆發力及速耐力

負責Cardio的楊日雄(楊sir)謂,體能基礎要從這個年齡做起,對他們的要求比較嚴謹。「主要針對兩項訓練目的:1. 爆發力 2. 速耐力。爆發力主以60米全力短衝、青蛙跳、快速蹲跳等;速耐力則以間歇訓練(Interval Training)來鍛煉,150、200、300米,6至8次,使用70-80%力量,休息時間較短。」楊sir評價今屆TOS學員的體能水平為中等,每隊總有一、兩位較標青,以張偉康(Team 6)隊伍的體能較好,整體來說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到室外練跑,是他們感到最辛苦的一環。(羅君豪攝)
青蛙跳練習爆發力。(羅君豪攝)

心態上的進步 疲累也會堅持

Ocean認為,這一屆的TOS學員核心(Core)及下肢的能力比較不足。(龔嘉盛攝)

至於Power訓練便由梁愷傑(Ocean)教授,他認為,這一屆的TOS學員核心(Core)及下肢的能力比較不足。每次主要針對跳躍、平衡及爆炸力三方面訓練。給TOS的訓練以Performance為主,比起平日鍛煉身形的動作難度更高,深蹲後會立刻做立定跳遠等,也會加上合作式訓練,培養他們的默契。「由第一課到最後一課,時間會遞減,從1小時減至20分鐘,原因他們要兼顧TOS及ata的訓練,未必能夠100%的體力來到,我希望將強度增加,但時間縮短,讓他們有多些時間休息。」Ocean說。「看得到他們的轉變,尤其是心態上,做到累的時候不能放棄,就像比賽最後一節的最後1分鐘。他們由第一課「揸流攤」到最後一課的確多了一份堅持。」

他們由第一課「揸流攤」到最後一課多了一份堅持。(龔嘉盛攝)
合作式訓練令培養他們的Team Work。(龔嘉盛攝)

感受伸展的重要性 踏步幅度也擴大了

Czon跟學生示範二人合作伸展。(龔嘉盛攝)

咦嘩鬼叫,是負責Flexibility的瑜伽導師黃詠詩(Czon)堂上不時聽到的聲音。Czon笑道:「對於他們(TOS學員)來說,伸展是新穎的訓練,以往他們沒有將伸展放為重要的一環。」她又解釋,基於瑜伽較為靜態,對於一班熱血沸騰的年輕人可能會令他們感到沉悶,所以她注入了動態及二人合作的動作,貫輸運動前以動態伸展,令關節熱身,運動後以靜態伸展將肌肉放鬆,除了避免肌肉受傷,增加復原能力,還可令他們的活動範圍更擴。「曾經問過學生,他們說第一次伸展時,全身也感痠痛,但第二天便舒服了,第三天發現踏步幅度闊了。」Czon亦提到,教練梁民熊 Bear(Team 2)也有跟學員一起上堂,也是對學員一種鼓舞。

學員筋腱頗硬,Czon不時出手協助。(龔嘉盛攝)
咦嘩鬼叫是Czon堂上不時聽到的聲音。(龔嘉盛攝)

同場加映:周柏豪現身訓練班

周柏豪(中)現身張偉康(左)Team 6的訓練。(鍾偉德攝)

周柏豪右足負傷,仍然現身參與阿康(Team 6)的訓練及友誼賽,看見這一輩無論在裝備上、看球賽、及訓練的配套也相當完善,他形容:「現在有運動前線這些協助,運動前後得到保護,我以前只有聖約翰救傷隊。從前為了入樽「死練爛練」,現在看他們(U18)的身形,以為是(U28)。反而,我覺得每一代的耐性愈來愈少,可能是科技的影響。希望在完善的配套下,他們能拿出多一點耐性。」

柏豪(右二)覺得每一代的耐性愈來愈少,可能是科技的影響。希望在完善的配套下,他們能拿出多一點耐性。(鍾偉德攝)
柏豪(中)負傷上陣,與U18球員交流。(鍾偉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