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撐傘》慈善放映 你撐唔撐?

撰文:鄺曉恩
出版:更新:

「應是在戲院公映的《十年》獲《環球時報》『提拔』後嚇怕了院線,不敢再播傘運電影。」紀錄片《撐傘》的導演陳耀成,曾在訪問中指出傘運電影難以獲得院線上映的問題所在。上個月,《撐傘》原訂於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首映,但亞洲協會最後以「座談會只邀得『單邊講者』出席」為由突然取消放映。
當傘運題材的電影變得地下時,只能尋求社區放映方式作公映。非牟利慈善團體「社區文化發展中心」(CCCD),繼去年以《幾乎是,革命》作一年一度的慈善放映後,今年再度延續傘運主題,於九龍城書節播放紀錄片《撐傘》,作為電影於香港首個開放給公眾的籌款放映活動。

紀錄片《撐傘》片長117分鐘,從九七主權移交的典禮儀式開始記錄雨傘運動,探討97後整個香港的民主進程。(《撐傘》劇照)
紀錄片除了訪問傘運的發起人和支持者,亦納入了反對的聲音,相對完整地呈現整場運動的面貌。(《撐傘》劇照)

傘運前後 跨三代的歷史進程

有人認為雨傘運動遺下創傷,不願回頭正視;也有人認為備忘重要,要面對才能繼續走下去。《撐傘》從頭鋪陳,由八九天安門事件到九七香港回歸,敍述至一四年的雨傘運動,正視三代港人對香港民主發展的爭論。電影的時間主軸横跨三代之外,訪問的人物亦包括了上一代民主派人士李柱銘、劉慧卿、「長毛」梁國雄,建制派人士曾鈺成,「佔領中環」發起人戴耀廷及資深傳媒人黎智英和程翔;以至新一代社運人士黃之鋒、梁麗幗、葉泳琳及黃台仰等,分別談及自治、港獨的希望及危機。

電影放映場次不多,但每次亦會邀請不同人士作映後討論,圖為電影於香港外國記者會的首映禮。導演陳耀成感言:「我最感動的讚美來自戴耀廷。他說他被《撐傘》感動到哭了!」(《撐傘》FB專頁)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多年來舉辦不少社區藝術活動,包括展覽、工作坊、放映會、講座、音樂會、劇場與詩歌活動等。(CCCD)

放映傘運電影 致力推動「社區藝術」

位於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的社區文化發展中心(CCCD) 創立於2004年,致力推動「社區藝術」、「民眾文化」與「藝術治療」,特別向街坊、 弱勢社群、外勞、少數族裔、殘疾人士等提供各種支援。除了是次電影放映,機構亦定期舉辦不同活動,並在油麻地營運藝術空間「碧波押」,以藝術走近大眾。

是次放映活動共設360個座位,連同較早前100張留給創意書院的贈票,負責人表示門票尚餘大概110張,除了前往該中心購買,亦歡迎致電留座,以及在放映當天於現場購買。門票價格以區域而分,區域內不設劃位。導演陳耀成將於放映前為電影作簡介,並分享自己對運動的看法;放映完結後亦設有座談會,請來現任立法會議員劉小麗、大學講師歐陽檉、工運研究者區龍宇,以及CCCD海外發展統籌吳文基作為嘉賓,針對電影以至整場雨傘運動及香港政治現況與觀眾交流。

詳情請瀏覽活動專頁。查詢及訂票熱線:2891 8482

《撐傘》慈善放映 

時間:12月04日 7:30pm

地點: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 (九龍聯合道135號)

費用:$300;$6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