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逆全球化加劇經濟困局 特朗普與鮑威爾齊有責?

撰文:王雨辰
出版:更新:

自2018年中美開始貿易戰,「逆全球化」的大門就已經開啟。白宮奉行着「美國優先」等孤立主義政策,與歐洲、日本、韓國、印度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產生貿易摩擦。這直接導致全球貿易萎縮,經濟增長放緩。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最新預測中表示,全球經濟正以金融危機以來最慢的速度增長。預計2019年和2020年經濟增速將下降至2.9%,為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2020年的預測從9月份的3%下調至2.9%。

全球工業產出「停滯」

經濟增長放緩的一個突出表現是全球範圍內的工業產出「停滯」。在貿易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工業產出增速大幅下降,截至2019年8月,全球工業產出增幅接近零,雖然生產明顯下降,但庫存並沒有顯著下降。儘管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快速增長,失業人數依然在歷史低位。但2019年開始,美國製造業的庫存也開始上升;而在歐洲,尤其是德國的製造業庫存,依然維持在2000年以來的高位,反映全球需求在「逆全球化」開始後急劇萎縮。

就單個國家而言,美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數不清的企業通過參股、投資建廠等諸多方式從新興市場成長中收益,1989年至2009年間,美國在外資產收益在其整體收入中的佔比超過40%。

中美貿易摩擦讓中國進出口承受巨大壓力,但對於美國企業和消費者也同樣有影響。(VCG)

美財政捉襟見肘

由於本輪「逆全球化」趨勢,美國企業也開始受到明顯影響。雖然特朗普(Donald Trump)2018年減税政策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利潤下滑。但即便不考慮減税效應等政策因素,美國企業的税前利潤也已大不如前。從標普500公司季報來看,2019年前三季度,海外收入佔比超過50%的企業利潤增速大幅下滑,平均降幅約10%。而這一趨勢也蔓延至美國本土企業,國內收入佔比較高的美國企業利潤增速也開始下滑。數據顯示,本土化的美國企業2019年前三季度利潤平均下滑7.5%。

由於美國已經進入總統連任選舉周期,特朗普自然不能容忍前期良好的經濟開局在投票前夕毀於一旦。而減税政策已經給美國財政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數據顯示,美國政府債務與GDP的比值已經達到106%,要知道美國政府債務的歷史高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18.9%。和平年代美國政府債台高柱,財政自然捉襟見肘,貨幣政策刺激經濟自然就成為其不二選擇。

儘管鮑威爾一再強調美聯儲貨幣政策獨立,但特朗普還是多次抨擊降息太慢。(VCG)

這也是為什麼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轉向來得如此突然,2018年市場還在猜測「明年美聯儲加息幾次」,2019年伊始,美聯儲就開始連續降息。本週(11月19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雖然此前市場預計美聯儲將暫緩降息,但此番見面後,市場認為美聯儲可能會加速降息的步伐,甚至有分析師稱,特朗普是在說服美聯儲採取歐洲和日本一樣的負利率政策。

不可否認,低利率環境可以刺激經濟發展,對衝貿易摩擦,但也推高了資產價格,風險進一步延後、累積。各國央行都出現了「貨幣政策過於寬鬆」的聲音,同時對於貨幣政策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效果表示擔憂。

路透社11月對500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70%的受訪者稱主要國家央行未來一年能夠讓全球經濟避免急劇放緩,大約三分之一的分析師稱貨幣政策的作用也僅止於此。中國央行前行長周小川公開表示,不能確定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否能夠有效避開潛在的金融危機,但低利率低通脹的環境可能使全球爆發下一場金融危機。

從目前的世界局勢來看,逆全球化的勢頭依然難以停止,有關世界經濟放緩的擔憂還將陰雲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