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中大建校60周年 設6個內地產學研基地 促進中港人才交流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踏入建校60周年,今年先後於深圳、北京和上海設立6個產學研基地,旨在推動中港兩地的科研發展和交流。中大校長段崇智矢言,已於粵港澳大灣區建立的逾十多項設施加上未來的發展計劃,將會構建成強而有力的中大內地發展網路。

中大設兩內地科研中心

今年是香港中文大學的鑽禧校慶,多年來中大於學術科研累積雄厚的實力,是一所擁有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和圖靈獎得主任教的研究型綜合大學。然而,中大力臻卓越,今年分別於深圳、北京和上海設立6個產學研基地,希望進一步推動中港兩地在科研領域的交流和發展。

中大代表團五天京、滬之行 訪多個科創單位

8月25日至29日,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率高層代表訪問北京和上海,同行代表團包括常務副校長陳金樑教授、副校長陳偉儀教授、副校長岑美霞教授、其他高層行政人員和學院院長等等。代表團不但訪問了北京市、上海市楊浦區、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等策略夥伴機構,亦簽署多項合作協定,更與楊浦區內的創智天地、商米科技集團和抖音集團等科創公司進行深入交流。

段校長表示:「全新的6個產學研基地,連同已經於大灣區建立的逾十多項設施和未來的發展計劃,將會構建成強而有力的中大內地發展網路。在邁入下一甲子中,中大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繼續推進本校『2025策略計劃』及內地發展策略,加強與內地的合作,攜手推進人才、科創、教育等領域的發展,共同構建更加繁榮和創新的社會。」

中大北京中心促進京港人才「雙向奔赴」

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中大北京中心在6月28日進行開幕禮,邀請了北京市副市長劉宇輝、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局長張若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主任鄭偉源和中大段校長等來自北京、香港的嘉賓與各界友好及大學成員聚首一堂。這個中心能匯聚北京和香港的科研,促進中大跟北京各大機構和高校進行科研及學術交流。

6月28日中大北京中心在北京市東城區舉行成立典禮,揭牌儀式合照左起:中大副校長岑美霞、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局長張若冰、北京市副市長劉宇輝、中大校長段崇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主任鄭偉源、中大副校長陳偉儀。

段校長對此充滿信心道:「北京中心將促進創新型專業人才的培養,跨領域科創合作及學術交流,同時亦是中大在北京的聯絡樞紐,便利我們拓展在內地的各項工作。京港兩地拓展合作領域,可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劉副市長亦認同道:「相信北京中心能助京港兩地人才『雙向奔赴』,助力京港發展『雙向賦能』,讓更多京港兩地人才在服務國家戰略、共用城市機遇中實現更大的價值。」

中大上海中心支持長三角地區發展

至於上海市楊浦區的中大上海中心則於8月28日成立,同樣是以香港和上海的科研交流作重點。段校長表示,上海中心會支持長三角地區發展:「上海中心是中大在內地發展的重點策略部署之一,除了把握國家戰略帶來的機遇,支持長三角地區的發展,還將致力促進創新型專業人才的培養,科創合作及學術交流。」

(左起)中大副校長岑美霞、中大常務副校長陳金樑、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平、中大校長段崇智、上海市副市長解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蔡亮、上海市楊浦區委書記薛侃、中大副校長陳偉儀。

上海中心成立後,不但是中大課程在內地上課的教學地點,更會開展跟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和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合辦的研究生課程。既能為中大學生和校友提供交流、創業、實習、專業培訓等學術活動,亦可加強跟上海和長三角科研機構跨領域的研究協作和知識轉移。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