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私有化|豪派息、賣盤或退場 本地時裝巨頭「金蟬脫殼」

撰文:翟梓謙
出版:更新:

回顧香港本地服裝品牌的發展,似乎唏噓多於歡笑!由昔日「股王」思捷環球(0330)旗下Esprit的沒落,至今年堡獅龍(Bossini,0592)向李寧家族旗下非凡中國(8032)賣盤。而近日潮流品牌I.T(0999)亦夥拍私募基金CVC,宣布計劃私有化,日後或集中發展「猿人」品牌。

從這些品牌的發展,近十年本地時裝似乎「無得做」,問題到底是出於自身的經營手法,還是大環境轉變所致?有學者認為,本土市場已經相對小,加上香港目前政治對立問題嚴重,商界要考慮這些因素,故香港本地品牌難以經營。

Esprit在90年代初期,由香港以至歐洲均大受歡迎。直至2007年,公司迎來高峰時刻,市值一度高達1,700億元。可是,隨著2008年金融海嘯衝擊全球,加上快速時尚(Fast Fashion)的興起,Esprit自此逐漸從港人的記憶中消失。

今年5月,Bossini原大股東羅家聖以4,662萬元,向其姪子羅正杰及非凡中國出售66.6%股權,較前收市價有逾七成折讓。(資料圖片)

Bossini賣盤李寧家族  及後股價累漲逾2倍

Esprit「没落」,近日也發生在其他港產時裝品牌身上。老牌港資平價服裝品牌Bossini,近年屢錄虧損,2019財年更勁蝕3.67億。今年5月,李寧家族控股的非凡中國﹙8032﹚,與Bossini原本的大股東羅家聖之姪子羅正杰合組財團,以每股作價0.043元,較前收市價折讓達七成,向羅家聖收購其手持的66.6%股權,涉資僅4,662萬元。

羅家聖以不足半億價錢,將在港經營30多年的品牌,賣予中資集團,令市場嘩然,並質疑是否有「枱底數」。有市場人士指,新財團收購超過30%股權,觸發全面收購要約,須以同等作價向其他現有股東提出收購,故推論以極低價收購大股東股權,「係唔想益到其他小股東」。

不過,在李寧光環下,堡獅龍當日高開4成,收市更漲逾5成。其後股價反覆升至9月初的高位0.87元,市值一度漲至14億元以上。至今,堡獅龍從賣盤消息公布後,股價已累升2.34倍,市值由2.4億元,漲至8.2億元。自此,Bossini亦由一家港資公司,變成中資時裝品牌。

本地潮牌Bauhaus包浩斯今年連派兩次特別息,涉資達1.5億元,主席料收息8,570萬元。(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連年虧損 Bauhaus 狂派特別息

至於另一本地潮牌Bauhaus、包浩斯(0483)在社運及疫情連環夾擊下,已連續兩年錄得虧損,合共虧損逾2.3億元。不過,集團沒有停派股息,更在不足半年間,派發兩次特別息,合共高達每股0.4元,涉及約1.5億元,相當於接近過去4年派息的總和。

值得注意的是,主席黃銳林及前妻唐書文合共持股58.27%,意味兩次特別息已經淨袋8,570萬元。以11月底發表的中期業績,截至今年9月底止,公司流動資產總值為3.34億元,當中現金佔1.87億元,但扣除即將派息的中期息及特別息,現金尚餘1.33億元。日後會否繼續「還富於民」,且看主席取態。

報告期內,公司的資產淨值為3.77億元,存貨佔1.08億元。有會計師坦言,現時零售市道慘淡,時裝店不時平價散貨,故存貨價值有機會存有「水份」,其實際資產淨值未必有報告所列水平。

點擊下圖觀看I.T大事回顧︰

+6

I.T 引基金私有化 「猿人」或再上市

而近日I.T計劃私有化,引入了外資私募基金CVC,並由CVC承擔13.06億元的私有化作價,I.T創辦人兼大股東沈嘉偉僅需將持股由63%減至51%,便可得到CVC幫助私有化。當私有化及重組完成後,CVC只會與沈嘉偉參與A Bathing Ape、AAPE by A Bathing Ape等品牌經營業務,而I.T的其他經營業務以及自有品牌包括: CHOCOOLATE,則由沈嘉偉獨自經營。

是次CVC基金與沈嘉偉聯手私有化,新公司董事會五席之中,沈嘉偉有權委任三名董事,其餘兩席委任權歸於CVC。沈嘉偉引入私募基金私有化I.T,並非引入同業龍頭加強銷售網絡、市場滲透,有市場人士推測是次私有化的目的,很大機會是將I.T旗下最賺錢的「猿人」系列分拆出來營運,並在未來再計劃上市。

徐家健稱,以I.T為例,由於創辦人沈嘉偉被指「撐警」,在香港現時政治對立的社會上,很容易便失去一部分客人。(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學者︰本地品牌要轉型

本地時裝品牌的大股東各自上演如何「金蟬脫殼」,從沒落的零售行業抽身而去。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接受《香港01》訪問指,在社運及疫情後,不僅是時裝品牌,整個零售行業都面對經營環境轉變的問題,並坦言本地品牌難營運。

徐家健稱,時裝品牌的產品本身應要有競爭力,在去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更多人考慮本地品牌,拒絕全球一體化,要求有自己的風格。不過,以I.T為例,即使公司擁有自家本地品牌,但卻因為政治立場的問題,惹來一部分人杯葛,「是但企一邊都會無咗一半客」。當本土市場已經很小,加上有政治的對立,令本地品牌難以經營。

他認為,若要經營一個本地品牌,首要控制成本,並要思考如何讓客人願意付出更高的價錢去購買一件本地化的產品。至於面對大環境的轉變,徐家健指出,商場要對抗網購的衝擊,必須要吸引人流,而零售業更應該進駐人流多的商場,並審視街舖的部署;又要考慮如何轉型網購,研究是否開發自家的網購服務,抑或將產品在第三方平台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