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新一代強調「影響力投資」 許正宇︰港ESG生態正出現改變

撰文:詹詠渝
出版:更新:

近年全球市場愈來愈重視環境、社會及治理(ESG),不少上市公司已將ESG加入至年度指標,綠色及可持續金融也應運而生。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當局將會從多方面著手,包括制度、監管及人才,推動香港成為亞洲綠色金融樞紐。

全球對綠色金融需求急增,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近年在政府鼓勵下更多企業利用香港資本平台為綠色項目融資。

資料顯示,去年在香港安排和發行的綠色債券和貸款總額達120億美元,累計金額已超過380億美元,寫下多個「首批」,包括全球首批房地產行業綠色可換債券、全亞洲首批綠色零售存款證、全球首批粵港澳大灣區主題綠色債券、首批內地市政府在境外發行的綠色債券,許正宇於訪問中形容「勢頭幾好」。

許正宇指出,社會更重視ESG,不想犧牲未來世代持續發展的訴求。﹙資料圖片﹚

他認為,隨著社會更重視ESG,希望在滿足現世代人需要的同時,又不至於犧牲未來世代持續發展的訴求,緣色金融或可持續金融已成為全球大趨勢,過程中資金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各國亦正在思考如何利用金融作為手段,讓轉型及資源配置更有效率,而香港從中可找到重要角色,「我認為金融的核心是資源配置,即一班人肯拎錢出來,又有一班人肯冒一定風險做投資,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具公信力,能夠把內地和國際的投資者及發行人拉在一起,這與我們金融DNA十分吻合。」

在ESG投資市場,許正宇直指,歐洲一直「行得好前」,但現時亞洲亦愈來愈重視ESG發展,香港新一代也較著重視ESG,強調「Impact investment﹙「影響力投資」﹚」,「而家富豪開始傳承,新一代在賺錢之前或之餘,都會想一想對社會有什麼好處、對環境有什麼好處。」

許正宇指出,現時最新的ESG投資已不局限於特定的個別項目,整個生態在改變之中。

ESG投資已不局限於特定項目

年初《財政預算案》宣布,將綠色債券計劃的發行金額上限倍增至2,000億元,特區政府上周便成功發售新一批綠色債券,等值30億美元,包括美元債及歐羅債,是特區政府首次發行歐羅債券,當局亦即將發行人民幣綠債。

許正宇表示,在發展綠債市場上,政府希望扮演帶頭作用,這已十分獲得市場認同,但始終政府不是市場全部,故也希望私人多參與綠色融資,措施包括推動資助計劃。

香港早前將原來推出的兩項計劃,即「債券資助先導計劃」和「綠色債券資助計畫」整合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並將資助範圍從綠色債券延伸到綠色貸款,至今已批准30宗資助申請。許正宇指出,現時最新的ESG投資已不局限於特定的個別項目,整個生態在改變之中,以往綠色債券融資所得,大多投在個別綠色項目或建築上,如政府在啟德發展區的稅務大樓,但現在未必直接與綠色項目掛勾,反而是要求公司甚或發行人與可持續指標掛勾,倘若他們能滿足該指標,則可減少可付的利息。「變了有一個財政誘因,讓機構或發行人在ESG方面做好一些,減低財務方面嘅成本。」 他透露,政府資助計劃中,已有數隻綠色貸款產品屬這於這一類。

政府未來會做多一些市場教育及推廣工作,其中之一是籌備發行零售綠債‵。﹙資料圖片﹚

強調監管 防止「啡色扮綠色」

至於不少人關注的「漂綠」問題,許正宇直言該局在監管的角色責無旁貸,防止「啡色扮綠色」。他指,政府已從數個層面處理中,一方面是支持歐盟與國家傾談一個共通綠色分類目錄(Common Ground Taxonomy)報告,另一方面是在2025年之前,要求一些行業需要做一些關於氣候變化方面的財務披露。「無論是公司或基金產品,做多一些披露功夫,大家認知自然多一些。」

相關人才方面,政府已計劃把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及資產管理合規等專業範疇,加入人才清單。許正宇認為,ESG人才屬於通才,但又具高度專業性,涉及環保、工程及金融知識,「我早前與一些大學傾談,其實好多工程系學生,可能傳統他們畢業後想做工程公司,或者去電力公司,但現在反而可以去做一些可持續的規劃。」他舉例說,有些公司可能很多零售市,十分耗電量,工程系出身的學生或可想出一些節能方法,一方面令到客戶不會覺得熱,但同時間可以慳電。

許正宇補充,政府未來會做多一些市場教育及推廣工作,其中之一是籌備發行零售綠債,「當你用真金白銀買,自然有興趣了解多一些,而不是一件好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