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進軍Startup投資 掌舵人:港初創估值「貼地」|專訪

撰文:古美儀
出版:更新: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投放50億元設「策略性創科基金」,現屆政府投放創科資金已逾1,300億元,產業發展漸成氣候,吸引商界投資。當中,管理逾千億元基金資產的華潤資本在灣仔成立科創中心,名為「潤維創坊」,發掘Startup投資機會,掌舵人認為與內地初創企業相比,本港科企估值「貼地」,看好四大領域,笑指不介意「燒錢」。

華潤資本董事總經理(投資)、潤維創坊執行合夥人蔡達盟指出,以往參與投資本港科創的中資資本甚少, 華潤冀加入拓生態圈。(梁鵬威攝)

港Startup投資乏中資身影 華潤冀加入拓生態圈

華潤資本董事總經理(投資)、潤維創坊執行合夥人蔡達盟接受《香港01》及《巨子》專訪時表示,以往參與投資本港科創的中資資本甚少,不過眼見港府一年投放逾千億元積極拓展科創業,令到本港的創科生態圈愈趨成熟。

參考政府數據,對本港初創企業的風險投資基金投資額,由2014年僅得約12億元,急增至去年超過400億元。他指出,商界投資者的市場觸覺是最敏銳,現時不少本港老牌地產發展商,都不約而同加大投資科創領域,華潤亦希望把握機會,將內地的資金,轉投本港創新科技市場,並在去年底成立潤維創坊,建設香港的創新生態圈。

潤維創坊是華潤資本旗下,而華潤資本是華潤集團旗下負責私募股權投資的部門,主要投資於大健康、城市綜合開發及運營、大消費、能源綜合建設運營、科技創新及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截至2021年底,華潤産業基金累計管理規模逾1,200億元人民幣。華潤資本旗下公司本月亦完成本港市場首筆英鎊綠色銀團貸款,規模2.8億英鎊。

蔡達盟指出,中港兩地初創投資在估值方面大有不同,內地初創企業面向十多億人口,在估值上相當進取,至於本港科創企業的估值則更「貼地」。從投資的角度,能夠盡早發掘本港有潛力的公司,更可享受估值提升。(梁鵬威攝)

內地科企「獨角獸」多 本港「尋寶」回報更可觀

蔡達盟指出,華潤在內地已有多年投資科創行業的經驗,認為在中港兩地投資的優勢各有不同,特別是估值方面。由於內地初創企業面向十多億人口,整體潛在市場(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TAM)規模大,因此科創公司在估值上會相當進取,「估值上升得好快」,容易長成「獨角獸」規模(泛指市值超過十億美元,而尚未上市的初創公司)。

至於本港科創企業,以往較少出現「獨角獸」,估值比較「貼地」,原因是發展初時的TAM較細。因此,從投資的角度,能夠盡早發掘本港有潛力的公司,早期入股並幫助企業拓展內地或東南亞市場,更可享受當中的估值提升,捕捉投資回報。

蔡達盟指出地緣政治固然是重大考慮,而私募基金的慣常投資手法,就是降低風險及迴避風險,因此在挑選投資的初創企業時,目前不會考慮投資在中美關係下的敏感行業。(資料圖片)

投資選擇避敏感行業 降政治風險

潤維創坊主力本港科創投資。然而,在中美科技角力的背景下,要培育科企獨角獸成長、以至成功上市,難免會捲入大國之爭。早前由科學園孕育的人工智能(AI)企業商湯集團的上市之路,就並不是一帆風順,在本港IPO上市前夕,集團遭美國財政部列入「中國軍工企業」黑名單,令上市計劃一度延後。

對於在本港投資初創企業,要如何平衡投資風險及國際關係。蔡達盟回應指出,地緣政治固然是一個重大考慮,而私募基金的慣常投資手法,就是降低風險及迴避風險,因此在挑選投資的初創企業時,目前不會考慮投資在中美關係下的敏感行業。

同時間,會着重投資的科創企業,能否與母集團的業務有協同效應,能否在集團內有應用場景,有發展空間。他進一步指出,若科創企業能夠在集團內部應用,可以通過華潤資本的網絡拓展給其他企業客戶,能夠大幅減低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