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周年|港承百年強項迎內地機遇 陳德霖︰雙循環交接最佳地

撰文:許世豪
出版:更新:

香港特區政府慶祝成立25周年的主題是「砥礪奮進廿五載 攜手再上新征程」。說到「砥礪奮進」,過去四分一世紀香港面對的挑戰,不勝枚舉——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2008年金融海嘯、2018年中美關係轉差、2019年反修例風波,再有2020年延續至今的新冠疲情,無不衝擊本港經濟!

可幸,難關難過關關過,今天香港仍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規模猶勝當年。前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接受《香港01》專訪時直言,香港未來的「新征程」,面臨國際關係出現全新格局,但只要港人保持信心及競爭力,在國家支持下可繼續成為全球貿易及資本樞紐,連接中國及海外資金。

陳德霖認為,面臨國際關係出現全新格局,港人只要保持競爭力,在國家支持下可繼續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廖雁雄攝)

香港回歸祖國25年,世界正經歷巨大變局。「去全球化」於2022年在戰火硝煙中提速,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歐對俄實施的嚴厲制裁,《華爾街日報》形容道︰二戰結束以來各國之間的貿易、資金、人員和思想流動的穩步增長,似乎注定會逆轉。

全球新格局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長期扮演中西方間超級中介人角色,難免要思考未來的定位。前金管局總裁陳德霖,2009年金融海嘯肆虐之際掌舵,十年後卸任,任內見證香港及環球市場潮起潮落。對於是否出現「去全球化」,他留有疑問,「始終不可以個個閂埋門」,但不諱言一個舊的、大家所熟悉的全球化格局將會改變。

中美兩國近年在貿易、資本市場及地緣政治問題上,都出現不少分歧。(資料圖片)

世界走向兩極  新市場將誕生

陳德霖口中的「改變」,是指世界將走向兩極化:一方以歐美西方國家為首,一方以中國、俄羅斯為主,兩端之間有不少「中立」國家,「有些傾向某一方,每個國家都會盤算,﹙靠近﹚哪一方才符合自己國家最大利益。」

在走向兩極化的世界,資金仍繼續流轉,但過去美國金融體系運作成熟,人才集中,資金經美國再分配到全球投資,這格局料改寫,為香港帶來機會。陳德霖指出,若果看好亞太區增長,為何資金不可以藉香港為基地,投資於包括內地的亞太區市場:「政策風險上升,如果去到美國有限制,而投資者又認為亞太區增長最高,為何錢要由美國去亞太,而不是由亞太去亞太?」

更多陳德霖專訪︰

回歸25周年|港承百年強項迎內地機遇 陳德霖︰雙循環交接最佳地

回歸25周年|聯匯實施邁40年 陳德霖八字總結:行之有效無需更改

回歸25周年|憶述80年代移民潮 陳德霖︰港保持競爭力人才勢回流

發揮百年以來強項 「新格局」香港可分杯羹

香港回歸祖國「五十年不變」,走到了一半,中美關係急速惡化,香港更因為反修例風波,失去「獨立關稅區」地位,部分官員遭到美國制裁。陳德霖認為,即使世界兩極化,香港致勝之道還是繼續發揮過去百年的強項——貿易及金融中介服務。

中國近年提出「國內國際雙循環」,陳德霖認為這是中央政府應對現時新格局的手段:「世界格局變,舊的國際資金流會變,受中美博弈影響,中國或許覺得自己的經濟規模大,內循環可增加經濟動力及穩定性,同時借外循環吸引資金。」

至於香港有沒有辦法在這個新格局下找到生存空間?陳德霖笑言空間不會失去,因中國近年急速發展,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去年經濟規模達17.7萬億美元,按年增長8.1%,即一年的經濟增量﹙3萬億美元﹚已相當於英、法等國的經濟規模。「中國增長動力應該是持續的,問題是香港有沒有本事分一杯羹,又是否做好風險管理?」

陳德霖認為,香港有重要的角色,是連接中國內、外循環點的最佳人選。(資料圖片)

繼續是中國及海外資金連接點

說香港的定位,必然是「國際金融中心」,又是「離岸人民幣國際中心」,於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大局中,有重要的角色,是連接中國內、外循環點的最佳人選。聽落順理成章,但亦有聲音認為,香港已由回歸前的「國際金融中心」,慢慢成為「中國的融資中心」,不夠「國際」。

對此,陳德霖未敢認同,明言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需要很多的金融中心去支撐,香港作為資金平台,助國際投資者投資內地,亦助內地「走出去」,正是發揮貿易及金融中介人的角色。「香港得天獨厚,是一個自由港,沒有資本管制,資金自由流動,除了是貿易樞紐,亦是資本樞紐,為中國及海外資金的連接點。」

陳德霖又稱,香港只要保持金融穩定, 迎接數碼化的來臨,仍是中國與國際「內、外循環交接的最好地方」,無需妄自菲薄,認為自身競爭力不及其他市場.「中國是香港的『腹地』,地理位置較其他金融中心有先天優勢。」以新加坡為例,其金融服務於東南亞等地區特別有優勢,但競爭內地相關業務則未必比香港好;上海則受資本管制,資金流動沒有其他地方自由,令香港得天獨厚,得以匯聚全球資金。

適應新格局 勿高估預測能力

陳德霖在任的十年,本港銀行業資產總值由2009年的約10萬億元,大增逾兩倍至2019年的24.5萬億元,而金融服務業對香港經濟增長的貢獻,由09年的16.2%,10年間增至21.3%。「好多外資銀行在香港做生意,為何銀行資產總值逐年上升?就是因為有好多外資在香港借錢,再到內地投資。」

金融業撐起香港經濟「半邊天」,陳德霖笑言不能自滿,一定要時常反思自已的工作是否可以做得更好,對於回歸後香港金融業的發展,他形容是「穩健」為先,「我不會打分,最緊要向前行,不可以『翹埋雙手坐喺度等發財』,做少一點都不可以,你一定要改善同進步。」

世界之大,陳德霖同時提醒適應新格局的同時,不要高估自己預測將來的能力,最重要是做好本份:「香港到目前為止都好好,但不足夠的,一定要繼續努力。未來挑戰就是世界格局正在改變,就算格局不變,數碼世界亦正來臨,你一定要提升、改善,迎接新紀元。」

回歸25年主要經濟數據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