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證券年內結業! 莊友堅親述因由 「以前嗰套已經唔work」

撰文:詹詠渝
出版:更新:

近年美股及虛擬貨幣當炒,吸引大量資金流入,港股則斯人獨憔悴,2021年見頂後,至今還未走出熊市。多隻重磅藍籌股逃不過股價腰斬的命運,細價股更是無人問津。事實上,監管當局早年嚴打殼股,禁絕借殼上市等辣招,令細價股市場雪上加霜,連帶主打二三四線股的證券行生意也大受打擊。《香港01》獲悉,由股壇猛人莊友堅創立的中南證券今年內將結業。他向《香港01》證實消息,大嘆現在無人炒股,以前的賺錢方程式已不管用。這位細價股界的大紅人,說得意興闌珊,也反映港股交投淡靜下證券業「難撈」!

港股進入熊市,今年3月,恒生指數曾單日下跌1022點,市況慘淡。(中新社)

港股在2021年見頂,其後展開超過一年的跌浪。恒生指數由31000點一路跌至18300點才喘定,跌幅達四成;騰訊(0700)、美團(3690)、阿里巴巴(9988)等重磅股「傷痕纍纍」,細價股市場更是水靜鵝飛,一則炒風欠奉,二則抵押融資活動減少,三則買賣殼交易縮水,本地中小型券商尤為「難撈」!

其中,堪稱細價股市場「投行」、極具代表性的中南證券傳出年底關閉,市場無不驚訝,也有人質疑消息真偽。《香港01》記者致電莊友堅,他承認中南證券將結業一事,「唔係賣盤,係『執笠』,我唔做喇! 而家市場變化,唔適合做細間行!」他慨嘆,細型券商挑戰不少,中型券商留500億孖展都「做不住」,假如做大客生意,又不及摩根史丹利等大行。

莊友堅透露,中南證券仍有八億多元資本,將轉攻其他生意,「收翻人哋差落嘅數後,留返幾億做其他生意,幾億可以做好多生意㗎喇,或者做海外生意,以後唔做證券喇!」股壇猛人不做證券生意,又會否繼續炒股票?「我唔炒股票喇! 𠵱家都唔興炒股票,以前嗰套已經唔work,又冇人買殼,加上監管『咁好』,我60幾歲唔做啦,留啲時間湊仔!」

中南證券過往持有證監會第1、4、6、9號牌照,現時則只持有1號牌,即證券交易牌照,公司現稱中南金融。

莊友堅笑言,而家唔興炒股票,以前那一套已經「唔work」。﹙資料圖片﹚

細市值股份表現近年轉差

股壇猛人意興闌珊,選擇「離場」,揭示本地細價股近年沒落現象,不論股價表現,抑或融資活動皆大不如前,未足以「養活」主力做二三四線股生意的本地金融從業員及專業人士。

根據本地對沖基金公司馬山資本《香港股票市場 10 年回報率與市值的關係》研究報告,過往十年細價股與恒生指數的回報率,2009年至2015年間,市值低於5億的股份回報率分別是102.4%、21.27%、負33.65%、1.23%、23.45%、20.6%、12.95%;而同期恒指回報率則是52%、5.3%、負20%、22.9%、3%、1.3%、負7.2%。即市值低於5億的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該7年間有5年跑贏大市。

好景不常,在2015年內地股災、2016年熔斷機制衝擊下,港股間接受累,表現較過往幾年遜色,而當局嚴打殼股的氣氛下,細價股更是重創。上述報告顯示,2016年至2019年間,市值低於5億的股份回報率分別是負3.8%、負9.57%、負28.52%及負22.78%;恒指同期回報則是0.4%、36%、負13.6%、及9.1%。

本地對沖基金馬山資本,研究了香港股票市場過10年回報率與市值的關係。(研究報告截圖)

細價股無運行 拖累證券行

環顧本地金融圈,不止莊友堅的中南證券,過去活躍細價股市場的領軍證券行,近期表現也打折扣。例如,結好控股(0064)的靈魂人物洪漢文今年5月辭任行政總裁,只留任主席一職。該公司截至今年3月底止收入4.41億元,按年下降12.2%;純利6,019萬元,大幅倒退68.3%。由「殼后」朱太朱李月華打骰的金利豐金融(1031),截至今年3月底止收入微跌4%至19.73億元,純利卻下跌20.5%至4,474萬元。

有熟悉細價股的市場人士表示,金利豐等的證券行的經營模式與其他賺散戶佣金的券商不盡相同,「佢行fee basis,收你advisory、借錢、借殼、按殼等錢,之前食咗一堆殼,而家都冇嘢做啦。」

近年,港交所嚴厲打擊借殼上市,以及提升上市門檻等「辣招」,令殼股等價值縮水,「炒風」老早收斂,有本地莊家概嘆現時只能「等運到」。以行內知名的金利豐為例,主打證券經紀、包銷及配售服務,並向客戶提供融資,期內純利下跌主要因為保證金及IPO融資利息減少,以及向客戶墊付保證金融資減值錄虧損約11.39億元。翻查過往業績,金利豐證券經紀、包銷及配售佣金收入,2018年達3.6億元,2021年跌至6,862.8萬元,幅度達八成。

金利豐主打證券經紀、包銷及配售服務,並客戶提供融資需要。(資料圖片)

市場人士料結業潮恐未完

近年券商結業情況惡化,據統計今年首5個月已有31間券商結業或暫停營業,即便是擁有過萬客戶的一通,亦於4月宣布結業,轉戰網上超市雜貨業務。上述市場人士續稱,這波結業潮有機會未完,「以前多大陸客落嚟買行做生意,但而家啲客全部喺上面落唔到嚟,落咗嚟嗰啲又開唔到銀行戶口!養一間行嘅使費好大,又要請RO(Responsible Officer)、交租,最平一年300萬元﹙成本﹚走唔甩!」

翻查證監會統計數據,本地C組券商去年總收入按年減少6.3%至268億元,當中俗稱「坐盤」的自營交易淨盈利,更從10.43億元,大減65%至只有3.6億元。該市場人士透露,現時細行生意難做,全因新進場的中資行如富途、華盛「搶生意」,該券商收費低廉且服務好,搶佔了不少C組券商生意。至於自營交易大減,「坐盤即係間行啲客自己炒埋一份,梗係少啦,(炒股)邊度有錢賺!」

該市場人士補充,過往C組優勢在孖展有彈性,現在已收緊,「以前行可以自己揸主意放幾多孖展,但而家轉咗(券商孖展借貸新指引),要跟足個ratio,捉得好緊。如果唔借錢,啲客梗係揀最平嗰間,有得借係賭錢就話唔同。啲行冇哂優勢咪冇嘢做,加埋而家行業寒冬,金融界都講『自由行』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