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港銀內房貸款逾4000億 有兩隻股價創新低 專家︰不建議撈底

撰文:顧慧宇
出版:更新:

近期內房爆出爛尾樓斷供風波,令市場對於內房相關貸款違約風險擔憂升溫,其實除了內銀受波及外,港銀內地貸款的資產風險也要留心。據評級機構穆迪披露的數據顯示,對內地貸款敞口最高的港銀依次為東亞銀行(0023)、中銀香港(2388)及恒生銀行(0011),3家銀行與內房相關貸款額合共達逾2,400億元,倘加上滙豐(0005)的逾1,600億元,規模已超過4,000億元。

無巧不成話,港銀的股價近日表現偏軟,東亞及恒生更一度創下52周新低。有分析師認為,除了內房貸款質素惹關注外,港銀還受不少其他因素拖累,料股價短期走勢仍然偏弱,有機會繼續尋底,故暫不宜沾手。

內房爆出爛尾樓斷供風波,內房、內銀股價表現不堪入目。﹙資料圖片﹚

內房爆出爛尾樓斷供風波,內房、內銀股價表現不堪入目,本港銀行亦可能受累。穆迪報告稱,鑑於內房行業低迷,內房貸款對港銀構成高資產風險,大部份港銀內房貸款至少佔內地貸款的20至30%。其中,對內地貸款敞口最高的港銀為東亞銀行,截至去年尾的與內房相關貸款佔內地貸款額高達29%,佔總貸款額11%;其次為中銀香港及恒生銀行,與內房相關貸款佔總貸款額分別為7%及6%。

若以金額來計算,滙豐有高達1,633億元內房貸款額,為港銀之冠,但佔總貸款比率僅3%;排名第二的為中銀香港,內房貸款額達1,065億元;恒生及東亞則分別以748億元及589億元,位居第三及第四。

資料來源:穆迪報告Lending to mainland China raises asset risks amid economic and property sector downturn

無巧不成話,港銀股價也走弱。自7月13日起,多個媒體報道關於內地爛尾樓停貸蔓延至各地,東亞及恒生股價也出現異動。至周五﹙22日﹚,東亞收報10.04元,較對上一個星期二﹙12﹚收市累瀉9.4%,一度創下52周新低;恒生收報128.2元,期內累瀉3.2%,也一度創下52周新低。

至於中銀香港,周五收報28.3.5元,期內一度低見27.3元,但之後收回失地,表現相對硬淨。

東亞中國2021年房地產發放貸款及墊款佔比,按年下跌3個百分點至28%,唯金額則按年增5.84%至302.53億元人民幣。

港銀內房貸款佔比正逐步下降 中銀香港︰客源主要為國企

或為平息市場擔憂,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日前表示,本地銀行在內地貸款風險可控。話雖如此,各行內房相關貸款金額,著實不少。

港銀之中,東亞相對積極開拓內地市場,記者翻查年報,2021年東亞的內房相關貸款組合,佔東亞中國企業貸款總額約33%,但相較2020年的40%,已下跌7個百分點。東亞也有在年報中指出,通過不斷努力擴大及分散貸款組合,內地房地產相關貸款佔比逐步下降。東亞全資子公司東亞中國2021年房地產發放貸款及墊款佔比,按年下跌3個百分點至28%,但金額則按年增5.84%至302.53億元人民幣。

至於恒生,記者翻查全資子公司恒生中國年報,截至2021年尾,房地產貸款及墊款,佔總放貸及墊款額的比例為21%,較2020年尾下跌4個百分點,金額也下降8.60%至146.68億元人民幣。恒生在年報中指出,與中國政府「三條紅線」中紅線類別的房地產發展商並沒有直接的信貸風險承擔,有風險承擔相關的房地產公司,主要業務是住宅、商業及混合用途的房地產活動,貸款一般集中於一二線城市。

另外,記者向中銀香港查詢有關內房貸款及風險管理政策,該行回覆稱中銀香港一貫高度重視內房企業的資產質量,客戶主要集中於國企背景的企業或具規模及財務實力的發展商,並採取擇優而做、審慎評估及從嚴掌握的原則開展業務,整體風險可控,資產質量維持優於市場的水平。該行將持續密切關注市場情況和內地政策的變化,嚴格監控整體授信情況。

姚浩然表示,美國加息周期,預計港銀跟隨加息會出現滯後,而最終息差擴闊料將有限。

時富姚浩然︰外圍經濟疲弱促使銀行提升壞賬撥備

時富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表示,暫不建議投資者撈底港銀板塊,在沒有特別利好板塊因素下,預計短期內走勢仍將偏弱,有機會繼續尋底。至於中長線是否值得投資,則會視乎包括爛尾樓停貸事件是否得到解決,以及外圍經濟等因素,目前難以估計。

他指出,美國加息周期,預計港銀跟隨加息會出現滯後,而最終息差擴闊料將有限。港銀除了面對內房相關貸款風險,香港業務方面,加息環境開始令有意置業者持觀望態度,料按揭業務將繼續受影響。另外,加上外圍經濟疲弱,會促使銀行提升壞賬撥備,從而最終影響盈利。綜合各種因素,港銀板塊會看低一線。

熊麗萍表示,若真有意中長期持有港銀,她僅會建議中銀香港,因其業務較為多元化,有利分散風險,。﹙資料圖片﹚

駿達資產熊麗萍:若真有意中長期持有港銀 僅建議中銀香港

駿達資產管理投資策略總監熊麗萍表示,內房相關貸款風險存在多年,雖然面臨較高壞賬風險,但無論是內銀及港銀近年都有加強相關風險管理,相信仍屬可控範圍。但至於港銀是否值得現時撈底,她就有所保留,因除了內房問題外,投資者還需要留意香港業務的情況,美國加息走勢,以及外圍經濟。

她表示,由於港銀股價已跌至低位,預計中短期內大跌空間有限,但向上動力缺乏,仍將在低位反复。若真有意中長期持有港銀,她僅會建議中銀香港,因其業務較為多元化,有利分散風險,區域性來看,會看好其東盟業務發展。

另外,美國加息對於大型銀行如滙豐會有利好,但熊麗萍提醒需要留意其國際業務風險,因歐美正面臨經濟衰退風險,歐元及英鎊貶值也不利當地業績入賬,其派息政策又未完全恢復,即使恢復約4厘的派息率,相較零風險的美國國債約3厘回報,並不值博。而恒生則較多為香港業務,較為單一,故也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