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oke in Half Note :來抽一根事後搖煙

撰文:袁智聰
出版:更新:

香港 post-rock 樂隊 Smoke in Half Note 不張揚地出版了樂隊的首張專輯《 One to be Whole 》。大家一直以來都把他們歸納為 post-rock 流派,然而 Smoke in Half Note 從不是純粹的後搖滾樂團,即使他們的曲目都是以器樂演奏為主,但並非 instrumental rock 形式的樂隊;反之樂隊的作品也有出現主唱段落,卻又不是 song-based 那種,主唱就猶如樂器的一部分。在《 One to be Whole 》裡的錄音室曲目,乃可以聽到樂隊更豐富的音樂層次。

總覺得剛新鮮出爐發表新專輯的樂隊/樂手,尤其是推出了首張專輯的,那都會呈現著一種有團火的亢奮狀態。

12月11號 Smoke in Half Note 在 This Town Needs 的純本地後搖滾活動《 We Will See You Soon 》演出。(攝影:袁智聰)

過去的一個月左右間,大家都見到香港 post-rock 樂隊 Smoke in Half Note 正處於甚活躍的狀況。上月9號他們登上大型音樂節《 Clockenflap 2018》的 FWD Stage 表演過,然後便隨即在翌日10號為新場地 Sai Coeng 的開幕活動《[ 細場 ] 開場》演出,名副其實「剛玩完大台就去玩細場」,相信對他們來說是很難忘的現場演出經驗;相隔才一個月, Smoke in Half Note 又在本月11號於 This Town Needs 的純本地後搖滾樂隊音樂活動《 We Will See You Soon 》聯同 Vanish 及 Topsy-wave 共演(原定日子是美國德州 post-rock 樂隊 This Will Destroy You 的香港場演出,但因為有成員因健康問題而取消了這輪巡演,場地當晚的空檔期便交由三隊本地樂隊來延續這個後搖滾之夜。)。而這三次演出,我看了前者與後者。

其實在 Smoke in Half Note 參演《 Clockenflap 》之前,他們已不張揚地出版了樂隊橫跨一年多時間灌錄而成的首張專輯《 One to be Whole 》——原定是打算在去年發行。也一如他們在之前所言,樂隊不會為專輯舉行發布會。但在《 One to be Whole 》面世的幾個月前, Smoke in Half Note 已張揚樂隊乃開始為第二張專輯的作品錄音。

由結他手 Mo Wu 、鼓手 S.Wing 、低音結他及鍵琴手 Sylar Kan 和結他手兼主唱 Sam Chiang 所組成的 Smoke in Half Note ,大家都把他們歸納為 post-rock 流派當中。然而他們又從不是純粹的後搖滾樂團,即使他們的曲目都是以器樂演奏為主,但並非 instrumental rock 形式的樂隊;反之樂隊的作品也有出現主唱段落,卻又不是 song-based 那種,主唱就猶如樂器的一部分。正如 Smoke in Half Note 在其 Facebook 專頁的簡中所列出的” artists we also like “名單上,除了 Explosions in the Sky 、 Pg. Lost 、 This Will Destroy You 、 Russian Circles 、 toe 、God is an Astronaut 、 Caspian 、 Sigur Rós 等 post-rock 系名團外, 還有 The Maccabees 、 Daughter 、 Death Cab For Cutie 、Deftones 、 Coldplay 等名字,也不用說幾乎人人都喜歡的 Radiohead 吧。(而 Smoke in Half Note 的 Facebook 專頁也並不獨只有用上發布樂隊自己的消息與作品,他們也經常分享轉載別人有關文化、藝術、人文、生命、大自然等帖子再賦予自己想法,活像一個媒體而多於音樂單位的專頁。)

況且我們看 Smoke in Half Note 的現場演出,他們也只是兩支結他一支低音結他一套鼓的組態,但《 One to be Whole 》裡的錄音室曲目,乃可以聽到樂隊更豐富細膩的音樂層次。

Smoke in Half Note 在《 Clockenflap 2018 》的 FWD Stage演出。(攝影:袁智聰)

《 One to be Whole 》專輯的開場曲〈 Bonfire 〉,也是他們的序曲式作品,從有如在煙霧下的冷冷氣氛營造,凝聚成扣人心弦 post-punk 器樂曲目。七分鐘的〈 Four Seasons 〉彷彿是為大自然錄像所創作的懾人心魄、起承轉合 epic 級後搖滾樂曲,勾勒出季節的週期變化,堪稱 Smoke in Half Note 的代表作,其變化多端那又豈止只有四季呢?

〈A.I.〉由電幻的機械性聲效帶出,迷濛的結他聲之間再引伸出 Sam內斂的吟唱,當他換上假音演繹時 Sigur Rós 的薰陶也不言而喻,樂曲亦緊湊起來。〈 Heavy Diet 〉是有關食物的歌曲,夢幻的曲子間亦曲如其名地有著重型的結他 riff ,是 Smoke in Half Note 最具爆炸力的一曲。

〈 Tapping 〉並不獨只有玩 tapping ,而是他得以奏得張牙舞爪而來的曲目,流麗而又具有霸氣,更有 screamo 客席獻聲。〈 Delay 〉是 Smoke in Half Note 較舊的歌曲,也是他們較接近另類搖滾歌曲姿態的後搖滾作品,但鋪排仍是有點不尋常,如會轉換上lo-fi 的民謠段落,又再接上浩浩蕩蕩的大合唱。之後又有一首配以 field recordings 的夢囈民謠歌曲作為 hidden track 。Smoke in Half Note 從不是後搖滾這麼簡單。

聽《 One To Be Whole 》全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