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穎瑤
出版:更新:
自古以來,長角牛在南蘇丹丁卡民族被視為與神溝通的神聖之物,亦是生活的必需品和地位的象徵。在丁卡人眼中,牧牛才是一等一的正經事,那一個人一生做過什麼好事壞事也不夠,還要看看他養的牛有多好才能評定他的人生,說明了「牛在人在」的共生關係。在12月至5月的乾旱季節,丁卡人習慣帶着牛群遷移至靠近尼羅河的低窪地,築建牛營,展開半年的放牧生活。在面對戰爭內亂、饑荒與氣候變化的種種困境下,畜牧環境大不如前,但丁卡人依然堅守傳統的生活方式,守護牛隻,維持自古以來人牛共融的關係。撰文、圖片編輯:雷怡靜、周穎瑤
長角牛被視為與神溝通的神聖之物、地位的象徵及生活的必需品來源,在南蘇丹丁卡民族心中無疑是至高無上的存在。(Stefanie GLINSKI/AFP/視覺中國) 以畜牧為生的小孩直接飲用牛奶。(Stefanie GLINSKI/AFP/視覺中國) 旱季期間牛奶產量會減量。(Stefanie GLINSKI/AFP/視覺中國) 丁卡人會修剪牛角,讓牛角生長成丁卡人所願的形狀,用以識別他們的牛隻。(Stefanie GLINSKI/AFP/視覺中國) 族人吹奏使用牛角所製成的樂器。(Stefanie GLINSKI/AFP/視覺中國) 牛角及牛奶以外,牛隻的排泄物亦有各種功用。(Stefanie GLINSKI/AFP/視覺中國) 人們晚上燃燒牛糞取暖用,早上牛糞會變為白灰。(Stefanie GLINSKI/AFP/視覺中國) 成為白灰的牛糞塗於臉上,保護皮膚免受曬傷,更有驅蚊的效用。(Stefanie GLINSKI/AFP/視覺中國) 族人都利用尿液清洗頭髮及洗臉,充分利用各種牛的「產物」。(Stefanie GLINSKI via 視覺中國) 由於長角牛實在太重要,每年都有35萬隻長角牛被偷,所以丁卡人都會配備武器,以防有人伺機攫取牛隻。(Stefanie GLINSKI/AFP/視覺中國) 連小孩都習慣配以長矛傍身。(Stefanie GLINSKI/AFP/視覺中國) (Stefanie GLINSKI via 視覺中國) 在面對戰爭內亂、饑荒與氣候變化的種種困境下,畜牧環境大不如前,但丁卡人依然堅守傳統的生活方式,守護牛隻,維持自古以來人牛共融的關係。(Stefanie GLINSKI/AFP/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