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天琦案】入獄的剖白 「在最壞的時代,人的責任更為重要」

撰文:潘希橋
出版:更新:

2016年大年初二旺角騷亂案,梁天琦今日(11日)被判入獄6年,盧建民入獄7年,至於另一名被告黃家駒入獄3年半,是歷次騷亂案審訊之中,判刑最重的一批。
判刑後,梁天琦的Facebook帖出一篇梁寫在判刑前的文章,作為其正式入獄前的心情獨白。當中透露,梁在荔枝角收押所的四個月,日子不算太難過,又呼籲社運人士「理解各種分歧,珍惜彼此的差異」,凝聚力量,「在最壞的時代,人的責任也就更為重要」。

梁天琦等三被告今早由囚車押上法庭。(張浩維攝)

梁天琦今日被判刑,引起社會熱議。他的Facebook專頁其後上載一篇文章,回憶審訊之後的日子及感悟。「自從審訊開始,時間便倒帶到兩年前的初一夜晚,時而放慢,時而停頓。我的世界再次與當晚接軌,並就此停滯,也相信會逗留好一陣子。」

談及在囚牢的歲月,他稱「輾轉在囚四個月,日子不算太難過。」他指獄中收到的每一封信,都是他和高牆以外僅有的連繫,使他內心無比溫暖,「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提醒了我因何從事政治。」

他說:「來到今日,我不再奢求他人認同,只望他們有基本的理解 —— 理解一個無法彰顯民意的政治制度會累積多少民憤,而一個失敗的政制改革又會掀起多少政治風波。」

對於香港民主問題,他說:「我無否定香港民主進程節節敗退的殘酷事實,我只是覺得在最壞的時代,人的責任也就更為重要。放眼當下,我們確實有許多事應做而未做。」

梁天琦因旺角事件而被判暴動罪成,他在貼文中說,在一個群體中提出某種主張,群體中必然會出現支持和反對的意見,分歧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而即使同以改變社會為己任,社會運動的參與者亦會因為各事的緩急輕重而有所分歧,甚或是分裂。他認為,「在實現民主之前,也許我們必須先實踐民主,理解各種分歧,珍惜彼此的差異,並以此為凝聚更大力量的契機,只有獨裁才容不下其他的聲音。」

最後,他說從這幾年的風波,重新學會了很多寫在紙上的道理,又感謝其父母親,「我想,就算窮此一生,都不夠報答父母親的恩情。但如果我能夠汲取今日的教訓,繼續為下一代的未來而奮鬥,相信父母也會為之高興。」

梁天琦 —— 寫在判刑前(全文)

在我回港前,曾經讀過一篇關於近年香港移民傾向的報道,該調查反映漸多香港人移居海外,而年輕人當中,壓倒性大多數都考慮移民。與此同時,我也讀到某些權貴的言論,大概是呼籲香港青年如對社會現況不滿及對前景悲觀,大可選擇離開云云。我先後閱畢這兩篇新聞,心中充滿疑惑:在香港這地方,我們正為下一代創造怎樣的環境?

去或留固然是許多人面臨的抉擇。但假使香港人,特別年輕一代,都不再留戀香港,退居其他地方,香港的未來也就從此有了定數。相反,我們只有紮根這遍土地,這裏才有改變的可能,香港也不再是座浮城。

當然,現實總是教人氣餒,我們都有各自的困難要面對。

自從審訊開始,時間便倒帶到兩年前的初一夜晚,時而放慢,時而停頓。我的世界再次與當晚接軌,並就此停滯,也相信會逗留好一陣子。

輾轉在囚四個月,日子不算太難過。我衷心感激每位到庭聽審及寫信給我的朋友。每當我想起我在法庭所見的畫面:正前方的一眾辯護律師,公眾席上每張或熟悉或陌生的臉,每一個點頭、微笑、揮手……都增長了我的勇氣去面對一切。特別是你們的每一封信,都是我與高牆以外僅有的連繫,都使我內心無比溫暖。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提醒了我因何從事政治。

生命能夠感染生命。我在準備作供時,嘗試追溯自己由初走到今天的足印,回想到我一路上遇見的人。由始至終,驅使我參與政治的,是對一個民主、自由香港的追尋。在追尋這個理想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看見不同的畫面,有着自身的體驗,也作出各自的判斷。不論我們如何做選擇,要令香港變成民主社會,在路上難免跌跌撞撞。來到今日,我不再奢求他人認同,只望他們有基本的理解 —— 理解一個無法彰顯民意的政治制度會累積多少民憤,而一個失敗的政制改革又會掀起多少政治風波。既然我們在香港安身立命,她的安好與否,理應和我們息息相關;一個能夠充分反映社會意見民主政體,更應是我們共同的追求。

此時此刻,談及民主或是政制改革,也許有點陳腔濫調,又有如痴人說夢話。的而且確,在荒謬的現實面前,一切美好的宏願都顯得可笑。我無否定香港民主進程節節敗退的殘酷事實,我只是覺得在最壞的時代,人的責任也就更為重要。放眼當下,我們確實有許多事應做而未做。

但在一個群體中提出某種主張,群體中必然會出現支持和反對的意見,分歧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同樣道理,即使同以改變社會為己任,社會運動的參與者亦會因為各事的緩急輕重而有所分歧,甚或是分裂。在實現民主之前,也許我們必須先實踐民主,理解各種分歧,珍惜彼此的差異,並以此為凝聚更大力量的契機,只有獨裁才容不下其他的聲音。

從這幾年的風波,我重新學會了很多寫在紙上的道理。我要感謝所有遇上的人,特別是帶我來到世上的父母親。我想,就算窮此一生,都不夠報答父母親的恩情。但如果我能夠汲取今日的教訓,繼續為下一代的未來而奮鬥,相信父母也會為之高興。

2018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