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97年前出生香港青年經歷時代變遷 會寫出雨傘運動小說

撰文:莊恭南
出版:更新:

中國流亡作家馬建將於在今晚(10日)出席香港國際文學節小說座談會時表示,雨傘運動時他不在香港,但相信香港年輕作家一定會寫出反映雨傘運動的小說,他認為1997年前出生的香港青年更有政治意識,因經歷了時代變化,會產生好的文學作品。

馬建指三部長篇小說都是在香港寫作,因此對香港周圍的環境熟悉。(余俊亮攝)

馬建指,雨傘運動時自己不在香港,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自己三部長篇小說都是在香港寫作,因此對香港了解,熟悉周圍環境。「我想香港的作家一定會寫出雨傘運動的小說⋯⋯97年前的香港人一定更有政治意識,尤其是年輕作家,不能小看,因為時代變了。」他指在,年輕人會思考父母和上一代說出傳承的事物,一定會產生好的文學作品。

他又指,「21世紀和20世紀差別很大,網絡極其發達,我甚至比在北京住的人知道的多。」他解釋,在此時代對寫作十分有趣,「寫作必須有距離感,沒有距離,你會被每日生活磨得習慣了。」他指,「你現在不要需要住在中國,就可以把這個角色磨出來,你的角色可能就是你的狐朋狗友,你的父母,你看到他們的變化,包括如何看特朗普,如何看習近平。」他補充,「我們可以看到文明的底線,道德的基礎,我們沒有變,但是他們變了。」他亦即場反問在場聽眾,「你沒覺得你在香港看中國更全面了嗎,你可以跟你們的(內地)同學辯論一下,看看誰的頭腦更清楚。」此話隨即得到在場聽眾和應。

馬建今日出席小說座談會時表示,雨傘運動時自己不在香港,但相信香港年輕作家一定會寫出反映雨傘運動的小說。(余俊亮攝)

內地生批大館如「驚弓之鳥」

馬建今晚演講的場地「大館」,一度拒絕提供場地,直至昨日大館總監簡寧天發聲明道歉,願意為馬建提供場館,講座如期舉行。

現場所見有不下30名操普通話、學生樣貌聽眾,其中一名不願被拍攝、在港修讀碩士課程的內地生就表示,今次馬建事件唐突、「非常的小題大作⋯⋯驚弓之鳥。」這名學生形容,這種審查甚至相比起內地有過之而無不及。

馬建被問及如香港自由持續惡化時,會否再來香港,他表示,「就算我想來,我的太太,我的孩子也不會再讓我來了,我的女兒會抱著我說說爸爸你不要去,因為怕我危險,極權國家沒有章法,因為他的系統很複雜,可能一個幹部為了變得級別更高,就會把你消失,他沒有一個規律。」他補充,香港的情況和內地很相似,「先把你們記者給收拾了,再用他的輿論宣傳,然後抓那些維權人士、關心香港基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