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專訪】基層醫療不足或成大灣區瓶頸 李國棟倡引港式管理

撰文:李偉欣
出版:更新: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在兩會前夕出台,多項便利港人措施將以「成熟一項推一項」的方式陸續推出,鼓勵港人到大灣區生活、就業及養老,形成灣區經濟。願景看似美好,但實際上如何才能港人有信心前往內地城市生活?
「上去養老無問題,但香港人會問,有病點算?」在北京出席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主席李國棟接受《香港01》專訪時指出,內地能否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是香港市民考慮到大灣區發展的關鍵,可惜現時內地公營醫療體系問題不少,這將成為阻礙港人融入的瓶頸。他又指,香港可充當「媒人」角色,成為大灣區醫療培訓基地,長遠推動基層醫療發展。
《香港01》記者李偉欣 北京報道

李國棟稱,香港市民考慮到大灣區發展的信心關鍵,「上去養老無問題,但香港人會問,有病點算?」(資料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台,其中一個章節是打造健康灣區,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緊密合作,支持港澳醫療衛生服務提供者在珠三角九市,按規定以獨資、合資或合作等方式設置醫療機構,發展區域性醫療中心,以及鼓勵港澳醫療人員到當地開展學術交流和私人執業人員短期執業。 

近年國際社會關注基層醫療發展,李國棟亦積極在香港和大灣區推廣基層醫療,他是繼已故「家庭醫生之父」李仲賢在1992至1995年擔任世界家庭醫生組織主席後,第二位香港醫生任組織主席一職。

縱觀大灣區城市以至香港,市民對基層醫療似乎未有深入了解。李國棟慨嘆,一般人對基層醫療及家庭醫生的認知存在誤解,例如以為基層醫療是只為基層市民而設的醫院服務、全科醫生只懂得醫傷風感冒等小毛病,以及認為慢性病患者在公營醫療系統內覆診較佳。事實上,基層醫療所指的是首個接觸患者的醫護人士,下一步才是由醫生向患者作安全診斷,基層醫療的家庭醫生可說是個人和家庭在持續醫療過程中首個接觸點,有着持續性的互信關係,其重要性備受WONC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重視。 

世界家庭醫生組織在1972年由18個國家的成員組織成立,現時擁有118個成員組織,遍佈131個國家和地區,會員多達50萬名家庭醫生。
李國棟倡引港式管理,以增強港人到大灣區發展的信心。(李偉欣攝)

李國棟說,世界各地都在推動基層醫療的重要性,鼓勵民眾往醫院求醫前,先向家庭醫生或全科醫生求診,可有效地減輕公營醫療的壓力。以香港為例,他指出目前私家診所收費昂貴,市民每次光顧動輒要三、四百元,需要用到特效藥時,埋單費用高達千多元,「若果阿婆因傷風感冒唔舒服,她有的是時間,會願意去公立醫院排急症,而非向家庭醫生求診」,這是造成公營醫療負擔沉重的原因之一。

李國棟又以早前香港冬季流感高峰期為例,指出當市民懷疑患上流感時,便會馬上蜂擁至公立醫院求診,但其實一般護士亦可以幫病人作流感測試,若把這批市民首先分流至基層醫療行列,便可舒緩公營醫院的壓力。 

國內全科醫生竟是「低端行業」

大灣區被視為重要的國家政策之一,「9+2」城市日後也將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慢性疾病患者只會與有增無減。李國棟指出,2017年廣東省60歲或以上擁有戶籍的人口約1366萬人,約佔全省戶籍人口的15%,市民對醫療服務的需要日益增加,長遠對醫院系統造成沉重壓力,故強化基層醫療是重中之重。

李國棟說,全科醫生應是市民的「健康守門人」,有助減少無謂的入院,惟在內地城市,全科醫生往往被視同行中的「低端職業」,導致願意投身全科醫學的醫生較少,「冇人肯做全科醫生,認為身份和地位低」。但他指出,全科醫生是醫療改革的主力軍之一,透過民眾與家庭醫生建立互信關係,可採取預防性的方式促進健康。他建議深圳等內地城市效法香港模式,讓家庭醫生「市場化」,透過培訓內地醫生,提高他們的醫療水平,鼓勵他們開設私家診所診症,一方面可增加收入、多勞多得,同時可推動基層醫療發展。

倡為大灣區合符標準的醫院設「Q嘜認證」

不過,內地的醫療服務參差,不時出現駭人的新聞,有熟悉國內醫療制度的政協常委不諱言,「內地開的藥不會食死人,只是無效而已,本應是10mg的份量,可能藥丸含量只有1mg」,醫德方面,難免是有漫長的路要走,而引進更多進口藥物同樣是關鍵。李國棟建議,為提高本港市民在大灣區生活的信心,當局可成立大灣區醫學專科學院,由香港醫專的醫生為國內醫生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培訓,並設立類似「Q嘜認證」的認證制度,符合資格的私人診所、能提供可靠的醫療服務、收費水平合理,才可獲發證書,並作由醫專作嚴格的監管,有望成為港人信心的保證。

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中,李國棟認為香港在推動基層醫療發展可擔當「媒人」角色,因為香港的醫療水準達到國際標準,本港醫生可到大灣區協助培訓內地醫療人員,令香港成為大灣區醫療培訓基地。他指出,現時本港有約七成全科醫生屬於私人執業,香港私營市場發展成熟,可在大灣區內教授國內醫生如何開設及管理私家診所,課程完結後則可挑選較優秀的醫生,斥資為他們開設診所,分拆利潤。同時,在大灣區居住的港人便有多一個選擇,不用動輒回港求醫。

在大灣區推動醫療發展固然重要,但香港的基層醫療發展現況又是如何?香港的公營醫療服務素來以醫院主導,在剛過去的冬季流感高峰期,醫生護士乃至輔助醫護人員紛紛怨聲載道,前線醫護人員面臨壓力爆煲的苦況。李國棟認為,本港的基層醫療發展也只是處於起步階段,一般市民和長者的觀念,是把私人執業的家庭醫生與收費昂貴劃上等號,生病時還是湧往公立醫院求診,不利基層醫療的發展。他認為,當局除了投放資源在公立醫院外,亦應在不同地區開設更多類似葵青康健中心的診所,他形容這些康健中心就好比「縮小版的公立醫院」,會提供一般公立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如流感測試、物理治療和營養師服務等,接受醫療服務的病人可獲政府補貼費用,長遠把病人引回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