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分析】英國「佛系」防疫 留學生信香港用「腳」投票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全球爆發,每個地方爆發之初都出現恐慌,口罩短缺,民眾瘋搶廁紙時有所聞,各國亦開始封關減少人員流動。
不過全世界有一處地方「佛系」應對,令到在當地留學的香港人紛紛出逃,連日搭飛機返回香港。這個地方就是英國。

群體防疫論令人嘩然 或有數十萬人死亡

上星期五(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瓦蘭斯(Patrick Vallance)語出驚人,提到「群體免疫」,亦即是社區有一定人數感染而產生抗體,以達至長期「保護」的效果。瓦蘭斯言論一出,引發多方批評,有指要達到「群體免疫」,需要全英國60%人口都染病才行,有可能導致幾十萬人死亡。

英國衞生和社會保障部發言人其後澄清,瓦蘭斯的言論被誤解,指出「群體免疫」並非英國政策,而是傳染病蔓延後的結果,又強調政府會盡力保護生命。

近期英國的措施以及瓦蘭斯的言論,令到不少人不滿及擔憂,「佛系」抗疫與全世界高度警覺相比,顯得格格不入。

英國其實已有不少措施,但多是勸籲而非強制執行,成效存疑,最新措施包括:

1.所有人應避免參加聚會,避免前往酒吧、夜總會和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
2.如果可以,所有人都應該在家辦公。
3.如非必要,不要到訪老人院。
4.有嚴重健康問題的人,必須「最大可能地避免社交活動,為期12周」。
5.如有任何家庭成員持續咳嗽和發燒,所有家庭成員必須居家隔離14天。
6.任何人持續咳嗽和發燒,應盡量留在住所,避免外出,甚至不要外出採購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如要到室外運動,應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
7.學校暫不關閉。

英國措施主要靠自覺 當地人防疫意識低

可以看到,上述不少措施僅靠民眾自覺,引起部份人士擔憂未能阻止疫症爆發,當中以經過2003年沙士一疫後,防疫意識一向較高的香港人最為緊張,連日有不少在英香港人及留學生,乘搭飛機回港。

相比英國,香港近日雖然仍有確診個案,但情況相對平靜。最大因素當然是香港人早在農曆新年後就高度警覺,幾乎人人都戴口罩,遏止社區爆發。最近有報道引述回港港人指,在外地戴口罩會被人歧視,可見香港與歐美對於口罩防疫的觀念差距之大。在民眾不自覺之下,英國採取的措施更是「事倍而功半」。

港府全球紅色外遊警示 到港均要隔離14天

香港政府今日(17日)宣布,對所有中、澳、台以外的所有國家發出紅色外遊警示,強烈呼籲市民調整行動,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外遊計劃,所有外遊人士,返港後亦要接受14天家居強制檢疫。中、澳、台三地因並非「外國」,法律上無法發出外遊警示,但港府早前已宣布,所有口岸從內地來港人士,都要隔離14天,亦即是與外遊警示之下外國來港人士同一水平去處理。

香港的措施雖然未及加拿大般嚴厲,該國將禁止美加兩國以外的非公民及非永久公民入境,但實際上已有「阻嚇」所有外國遊客來港的客觀效果,當然更是遠遠拋離英國的措施。

事實上,在疫情肆虐初期,港府在供障市民「口罩權益」方面反應不夠快,以至對湖北旅客限制方面亦遲澳門一步,不過受輿情鞭撻,港府似乎正全面「提速」,在限制外地遊客入境、設置隔離設施、學校停課、包機接返湖北港人等方面,都開始掌握節奏,雖然過程中有瑕疵,但整體尚算平穩。

香港民意研究所今日(10日)公布新一輪特首及問責司局長的民望數字,特首林鄭月娥的支持率淨值上升7個百份點。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講師袁彌昌分析指,林鄭受惠於全民派錢、「防疫抗疫基金」及疫情初步受控的局面,相信在社會氣氛逐漸回歸平靜下,有望收復反修例風波下的民望失地。

林鄭最終能否真的收復民望失地,仍有待觀察,但特區政府在疫潮後期採取了更果斷措施,有效擋延疫情,令部分民眾開始改觀,則在該項民調中反映了出來。

+7

香港各界共同防疫應記一功 惟切勿鬆懈

今次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爆發,香港本來就是抗疫前線,比起歐美行早一步是情理之中。而在全港市民戴口罩、跨黨派四出採購防疫物資、商人設立口罩生產線,以及政府每日通報及採取應對措施之下,疫情暫時還算受控。然而近期有市民開始「按捺不住」開始外出活動,又有報道可見市民在郊外活動時不戴口罩,這些情況都會令感染機會再度上升,實在需要留意。

既然香港現在情況還好,市民好應該堅持下去,上下一心,讓香港在這次疫情之下有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