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選委交流會 馮煒光倡公僕考國情 管浩鳴冀青年悟國家發展

撰文:周禮希
出版:更新:

民建聯今晚(29日)舉行選委會界別候選人交流會,候選人在會上分享參選原因及政綱,民建聯會務顧問、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強調,交流會有助加深對參選人的認識及了解。
51名選委會界別候選人均有出席交流會,交流會歷時3小時,每人各有1分鐘自我介紹,其後每人有2分鐘從「說好中國故事」、住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協助年青人等七個議題中選出一題,分享政綱及想法。
前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建議推動公務員及中資機構須接受國情考核。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表示,社會過去對他的認知只停留於神職人員,自言過去其工作有如「打雜」,是次參選希望推動社會融和,冀日後製造更多機會,讓香港年青人感受到國家發展。

+12

交流會七個討論議題包括「如何強化國家觀念,以及在國際間『說好中國故事』?」、「如何透過改革行政架構,提高特區政府施政效能?」、「如何解決本港的住屋問題,實現人人安居?」、「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本港經濟再創輝煌?」、「如何協助年輕人向上流及加強對國家的認同感?」、「如何透過社會資源分配以支援弱勢社群?」及「如何通過改革解決醫療系統積弊為病者解憂困?」

經民聯陸瀚民表示,在加強國家認同感方面,他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青年興則國家興」,認為青年人向上流的關鍵,在於在學貧窮及在職貧窮。(李澤彤攝)

多人指教育可助建立年輕人國家認同感 馮煒光盼與青年每年赴青藏交流

經民聯陸瀚民表示,在加強國家認同感方面,他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青年興則國家興」,認為青年人向上流的關鍵,須解決在學貧窮及在職貧窮,否則會導致他們對日後的想像受限。他又認為要強化年輕人的國家觀,認為可開放公務員學院的國情班予青年團體參與。

本身是教師的民建聯郭玲麗表示,社會事件令不少家庭撕裂,希望利用自己把教師前線的聲音帶進議會,做好教育工作。她表示,2014年及2019年的社會事件有很多年輕人參與其中,並非源於「年輕人差」,而是「教育差」,強調有需要在教育方面加強年輕人對國家的認同感。

前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表示,冀推動AO(政務官)制度改革,加強他們向國家效忠。強化國家觀念方面,他提到認為需要加強教育,令港人有自豪感;他亦建議推動公務員及中資機構須接受國情的考核。馮提到,自己今年8月至10月在青海、西藏走了一次,希望日後作為全職議員,可親身每年舉辦青年新疆交流團。

前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指自己會推動AO制度改革,向國家效忠。。(李澤彤攝)

管浩鳴倡推動年青人感受國家發展 陳仲尼:新高中推職專教育

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表示,社會過去對他的認知只停留在神職人員,他形容自己過去工作有如「打雜」,今次參選希望推動社會融和。談到青年人議題,指自己曾與年輕人討論,該人有興趣發展藝術,但沒有想過到內地發展,忽略深索內地提供的機遇,相信若青年有返回內地,便會知道知道內地的發展已與過去很不同,希冀日後製造更多機會,讓香港年青人感受到國家發展。

陳仲尼表示,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希望透過議會監察政府施政、同時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認為青年人要向上流,本港亦需要多元化的市場,令經濟發展得更好。他認為應推動職專教育,讓學生在DSE已接受職專教育,加強學生競爭力。

管浩鳴表示,大家過去對他的認知只是神職人員,他形容自己過去工作有如「打雜」,今次參選希望推動社會融和。(李澤彤攝)

有候選人倡調整建屋地積比

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表示,其專長中國哲學及香港史,指經過了過去兩年的社會事件,他決定走出來維護國家安全。他的政綱分享重點是土地發展,建議改變新界規劃的地積比率,指政府自90年代起一直浪費土地,建議將新界的地積比與市區看齊。眼科醫生林順潮指,本港住屋問題嚴重,認為要從基本着手,活化用地如郊野公園邊陲、工廈、調整地積比,並考慮公私營房屋比例,強調需要精準分析處理。

前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表示,認為立法會需要民生行先的人參與,強調她擁有政府工作經驗有助,亦擁有傳媒和公關經驗。她建議增加政府資源,在私人市場推出資助醫療服務,並推出基層醫療服務、專職中醫及藥劑師的人員配對。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表示,醫療方面長期要增加醫生供應外,亦要增加中價服務,解決沉重的醫療負擔,做好制度改革。

教聯會代表鄧飛提到自己除了有教育的前線經驗,亦熟悉考評局等組織運作,故教育局能否落實政策也「瞞不過我的金睛火眼」。他又認為需要推動品格教育,稱明白社會重視教師操守,認為教育局要在規章方面加強《基本法》、「一國兩制」等要求。

吳傑莊提到自己出身基層,現時成為上市公司主席都是多得一國兩制。(李澤彤攝)

盛智文指香港須做好自己 吳傑莊倡創科文化高端產業三管齊下

盛智文表示,相信自己加入議會能帶來真正改變,相信經驗有助香港重回「第一」。他在分享政綱時提到如何說好中國故事,他提到過去經常到內地,認為若能提升生活質素就能令人留在香港,只要令香港成為最好的地方,就會自然吸引人才來港。

吳傑莊提到他出身基層,現時能成為上市公司主席,也是多虧一國兩制。他提到,不少年輕人認為上流空間不足,認為需要推動政府做好創科,引入更多大型科企;文化緯度方面,要做到韓國般成功,須鞏固現有產業,並以高端法律、金融發展配合。

曾在中策組擔任顧問的洪雯來自內地,她指自己可以擔任內地與香港小小的橋樑。她強調認為香港有如分開了「精英香港」及「基層香港」,令後者無法分享繁榮,強調發展香港、建設家園也要靠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盛智文表示,相信自己加入議會能帶來真正改變,相信經驗有助香港重回「第一」。(李澤彤攝)

立法會選舉各界別參選名單,請按此參閱《香港01》選舉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