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民建聯定位助李慧琼晉身人大常委 職務繁重或要「減磅」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接棒譚耀宗,成為人大常委。有別於過往歷任人大常委,李慧琼48歲「年輕」當選,身兼多項公職,政界關注她能否兼顧多職,是否要辭去部份職位,亦有聲音關注能做多長時間。

人大常委一職連續兩人均出自民建聯,其實亦反映該黨的獨特定位,對中央在港吸納民意發揮積極作用。

范徐麗泰、譚耀宗上任人大常委後無重大公職

過去多名人大常委都是在香港公職任期完結前後委任。范徐麗泰在2008年3月當選常委後向人大常委會請假,繼續擔任立法會主席,直至7月任期結束為止。范徐麗泰在2018年3月離任,當時為72歲。

2018年譚耀宗接棒人大常委時,已經沒有重大公職。譚耀宗在2015年將民建聯主席職位交棒予李慧琼,2016年不再連任立法會議員。譚耀宗今年3月退任常委,年齡為73歲。

李慧琼多項重責 內會主席、區議員最「纏身」

然而,正值「當打」之年的李慧琼身兼多項重責,坐在立法會「第二把交椅」的內務委員會主席職位,亦正擔任民建聯主席,也是九龍城區議會議員,若再任職人大常委,必然分身不暇。

因為人大常委定期每兩個月需要到北京開會,而立法會每星期都要開會,內會主席更特別,每星期都要與政務司司長會面,做好行政、立法機構的溝通。加上,區議員亦工作繁重,除了區議會會議,亦要不時落區接觸市民聆聽民意。而作為香港第一大建制政黨,民建聯的黨務和發展亦要「睇得緊」。

正因如此,政界對李慧琼當選人大常委後是否要卸任部份職務,存在不同意見。以工作量來看,較多人認為應該放棄立法會內會主席及區議員兩大身份。李慧琼曾對傳媒表示,內會主席和民建聯主席等職務安排,需要與不同人溝通。內會副主席馬逢國則說,與李慧琼有簡單默契,「讓她做好立法會工作的同時,做好人大常委的工作」。

民建聯跨階層 能吸納不同層面意見

另一項外界關注的是李慧琼這麼年輕,是否適合擔當如此重任。要解答此問題,就要了解中央對香港人擔任這個崗位的要求,以及李慧琼、民建聯的定位。

早於2007年,民建聯已經定位為跨階層政黨。當時民建聯監委會副主席譚惠珠就指出,該黨約1萬名黨員之中,有300多人為專業人士,亦有800多人來自工商界,而2007年正是由譚耀宗擔任民建聯主席。2015年李慧琼接棒主席後,民建聯繼續推行跨階層發展策略,2017年《25周年宣言》亦明確表示該黨是「跨階層的政黨」,今年元旦啟動禮,李慧琼亦表示民建聯要提升跨階層發展。

專業人士任區議員 形象不「離地」

再看李慧琼,她是會計師出身,1999年參政原本是協助朋友助選,結果「臨時請槍」之下當選區議員,表現受到創黨主席曾鈺成賞識,2004年他更親自向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主席、前立法會議員張建東「搶人才」,曾鈺成亦成為她的「師傅」。自此李慧琼備受黨內及政界器重,2006年獲委任為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2008年當選立法會議員,2011年擔任民建聯副主席,2015年晉升為民建聯主席,2016年接替黨友葉國謙任行政會議成員,同年接替梁君彥擔任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

由此可見,李慧琼本身就是民建聯「跨階層」的標誌,既是專業人士亦在地區打滾,且領導香港最大建制政黨多年,從承繼譚耀宗向中央反映香港民意這方面來看,自然是合適人選。同時她亦具有會計專業知識,當人大常委審查、批准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關計劃時,其專業知識應能發揮作用。

▼民建聯元旦日啟動禮,李慧琼提出民建聯六大工作重點▼

民建聯元旦啟動禮 公布六大工作方向 設對外聯絡小組專責外訪

中央用人看重能力 年齡非重要考慮

至於年資問題,李慧琼在2018年獲委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四屆「轉線」到全國人大即擔任常委,是否有點過快?其實中央近年用人最看重「功能性」,用人思路是以能力優先,亦鼓勵給予年輕一代上位的機會。而李慧琼加入政壇亦已有逾20年年資,相信中央亦已長時間觀察她的表現,認同她有相當能力接任,因此年齡就不會成為「上位」的障礙。

若70歲後退任 可跨過「2047大限」

如今年紀輕輕的李慧琼已晉身人大常委要職,那麼下一個關注點,將會是她可以「做到幾時」。人大常委不同政治局常委,並沒有「七上八落」的不成文規定,譚耀宗亦在2018年68歲上任。如按照范徐麗泰、譚耀宗的安排,即年過70才退任,理論上李慧琼可以做到2048年,到時3月換屆她是73歲,剛剛跨過2047年「五十年不變」的重要年份。

人大常委是國家決策職務,擔當帶領國家發展的重任,李慧琼若要有如此長的任期,就更加要提出重要意見,以己之長助力發展,這方面亦是外界所期待。同時,她也應該好好思量是否要放棄部份職務,全力做好人大常委的工作,以不負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