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定國:國安法生效後 香港仍是吸引投資者解決商務爭議的地點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今日(14日)出席「香港2023中國商事爭議解決高峰論壇」,提到去年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接獲的仲裁案件10年最多,證明《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仍然是一個吸引投資者的商事爭議解決地點。

林定國說,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上月提及,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實行普通法制度,推動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林定國指,2022年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接獲515宗新案件,其中344宗為仲裁案件,是十年以來最多。這些仲裁案件超過一半涉及2020年後簽訂的合同,林定國認為,意味即使在2020年6月30日香港國安法頒布後,香港仍然是一個吸引投資者的商事爭議解決地點。

他表示,有信心香港會繼續成為國際商事仲裁和爭議解決的首要地點,並蓬勃發展。特區政府與內地簽署9項有關民商事司法互助的安排,其中3項與仲裁有關,林定國指政府推動香港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不遺餘力。

政府在2020年6月推出「為來港參與仲裁程序的人士提供便利先導計劃」,允許來自免簽證國家的仲裁員、律師、專家和仲裁當事人到香港參與仲裁程序,毋須申請就業簽證。林定國說,該先導計劃已擴大至所有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