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與香港有關的「中國事」

撰文:何亦文
出版:更新:

7月15日閉幕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與前4次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充滿習近平風格,無論是會議宣布成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還是由習近平親自發表講話。

之所以說是一次習式風格的金融工作會議,是因為他在這次會議上的講話與他之前的風格一致:

「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半個月前他在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慶典上說:

「要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金融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這自然令人聯想到「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7月14日至15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

第一次金融工作會議的召開時間是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後的1997年11月,時任總理朱鎔基發表講話(第二次仍為朱鎔基,第三、四次是溫家寶)。那次會議宣布財政部定向發行2700億人民幣特別國債,補充四大國有銀行資本金,之後四大國有銀行走上股份化改造之路。第一次金融工作會議決定成立證監會、保監會,5年後的第二次金融工作會議宣布成立銀監會,形成「一行三會」的格局。

這次金融工作會議宣布成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技術官僚型的人民銀行和三個委員會,統統都在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管轄之下,成為政策執行部門,如同本月6日成立的國家教材委員會,昔日掌握編纂、出版大權的教育部變成一個奉旨行事的決策執行者。

「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終身問責,倒查責任」

習近平這句話令人想到司法體制改革中的法官終身負責制。新華社日前的消息稱,中國地方債務總額為1.86萬億,呈下降之勢。不過從習近平講話可以看到這仍是一個困擾中央政府的棘手問題,於是動用「終身問責」的重器,希望以此抑制諸侯慣用的「寅吃卯糧」獲取「政績」的短期行為。

「脫實向虛」是近幾十年國際金融業的基本趨向,「佔領華爾街」、茶黨再次出現、甚至特朗普入主白宮都和此潮流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習近平在這次金融工作會議講話有三個要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他試圖在中國調轉「脫實向虛」這個全球流行的「金融絕症」。

按照服務實體經濟的要求,各種金融創新會受到限制,李克強這些年經常提到的互聯網金融在15日官方發布的會議消息中沒有出現,也可以作為金融未來重點是「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的解讀。

習近平在這次金融工作會議講話有三個要點。(新華社製圖)

這項政策性的調整對內地金融業,特別是IBD(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高收入者而言,意味著百萬、千萬年薪的快樂時光將成為過去,他們將面對與「實體經濟」相近的收入和待遇。5年前國企老闆們不是同樣笑納數百萬年薪,今天呢?

「要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

習近平這句話是否意味著重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對作為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香港是不是利好?2015年8月11日人民銀行宣布進行人民幣匯率改革後,人民幣便進入貶值通道,官方動用種種手段限制外匯流出。今年三月,人民幣國際化已從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中消失。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