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維特效應】關心家人 陪陪朋友

撰文:托比
出版:更新:
網上很多人都在指控,我們都活在一個扭曲的社會,所有人都在吃人的制度下受壓迫,學生都是教育制度下的奴隸⋯⋯這些當然可以是成因之一,但迫在眉睫的是改革制度,還是幫助學生?
托比
《少年維特的煩惱》1774年初版(Wikipedia: Foto H.-P.Haack,CC BY-SA 3.0)

德國作家歌德在1774年寫好了《少年維特的煩惱》,主角維特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他遇到了一位女孩綠蒂,即使綠蒂已跟別人訂婚,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愛她,後來綠蒂結婚了,維特無法像童話故事一般,與綠蒂幸福快樂生活下去,他選擇了吞槍自盡。

很多人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是歌德的自傳式小說,不過歌德與維特不同的是,歌德沒有吞槍。這小說面世後大受歡迎,亦令他一舉成名,歌德沒有輕生,但很多讀了小說的年輕人,選擇跟隨維特的腳步,好些國家將這本文學經典列為禁書。

少年維特的影響力沒有停下來,200年後,有社會學家發現,每當傳媒報道自殺案,隨後會有更多人輕生,尤其是涉及名人的案件,例如離開我們快有13年的哥哥張國榮,或是前年去世的羅賓威廉斯。學者於是將這個現象稱作「維特效應」。

傳媒低調處理 減輕維特效應

有了這個現象之後,傳媒就不得不應對了,就連世界衛生組織有關自殺的健康專題,也提到預防自殺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負責任的媒體報道」。面書上不少朋友都說,「要是以前有學生輕生,早就上頭版了,如今社會上好像甚麼也沒有發生一樣。」這就是傳媒最難拿捏的尺度,如何反映社會問題,而不會令這個問題像傳染病一樣繼續蔓延。

香港記者協會就處理自殺新聞制定了指引,包括除非涉及重大公眾利益,否則應低調處理;電子傳媒應在非主要新聞時段播出;避免給予錯誤觀念﹐以為用自殺手段可以一朝成名;自殺成因複雜;報道時不宜簡單將責任歸究任何一方;更重要的是深入探討趨勢與及補救方法,還要附上防止自殺輔導機構服務的資料──總之就是別讓傳媒成為幫兇。

網上很多人都在指控,我們都活在一個扭曲的社會,所有人都在吃人的制度下受壓迫,學生都是教育制度下的奴隸⋯⋯說實在,我們怎樣斷定這一定是全部原因,是不是一句制度問題,一句社會問題,所有問題都變得不是問題?這些當然可以是成因之一,但迫在眉睫的是改革制度,還是幫助學生?

單純控訴社會 不如陪陪朋友

我不是專家,也不是過來人;我知道一聲打氣解決不到問題,或者會得到一句「你又唔係我,你點會明吖」,但我相信關心身邊的朋友,總比一起在網上發嚕囌,讓大家在黑暗漩渦繼續沉淪好。

請相信,你對你朋友的影響力,比起傳統媒體還要大,花點時間陪陪不同朋友:看齣電影、吃個午飯、唱個卡啦OK也好。總之兇手是誰也好,也別讓自己成為幫兇。

【編按:圖片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