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寒冬?】拒內地客自毀優勢 應針對推高增值旅遊

撰文:李金漢
出版:更新:

十三五規劃講及要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推動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
香港長久以來的四大支柱行業(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支援服務),十三五規劃單單隻字不提旅遊,卻又同時講及要支援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我們不禁要問:
「香港還要不要發展旅遊業?」

香港的四大支柱行業,十三五規劃單單隻字不提旅遊。(新華社)

發展旅遊不足20年 已有巨大貢獻

事實上,香港要發展旅遊業,只是不到 20 年的事。

九七以前,香港政府並不重視旅遊業;回歸以後,特區政府在 1999 年成立旅遊事務署,負責制定旅遊策略。2001 年把香港旅遊協會改組,成立香港旅遊發展局,成為輔助旅遊事務署、專責研究工作及市場推廣的機構。2002 年修訂《旅行代理商條例》,賦權香港旅遊業議會同時規管接待外國及內地的入境旅行團。自此,旅遊事務署、旅發局及旅遊業議會,成為帶領香港旅遊業的三頭馬車。

特區政府把旅遊業看為其中一個支柱行業,希望紓緩就業問題,收窄貧富收入差距。從事旅遊業的人數,由 2003 年的 139800 人,增加至 2013 年的 269700 人,增幅接近一倍,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升幅也是四大支柱行業最高的。

而以旅發局 2014 年香港旅遊業相關收入統計的 3,590 億港元作基礎計算,相等於 2014 至 2015 年度香港政府收入的 75%,以外匯收入而言,不可謂不高;加上這些收入最有可能惠及較低收入的就業人口,對香港的貢獻不可謂不大。

如果旅遊業對香港這樣重要,為何十三五規劃講及香港時隻字不提旅遊呢?筆者猜測原因可能有兩個:

第一,香港標榜金融,也講及航運、貿易;澳門卻標榜旅遊。在並論港澳時,不便再講香港的旅遊,令澳門顯得沒有獨特優勢;
第二,香港各行業均強調高端高增值。旅遊能否成為高增值行業,仍然存疑。在高增值的框架下講旅遊,有可能顯得格格不入,不如不講。

如果筆者的猜測合理,香港可以無需太在意第一個原因。不過,香港卻必須正視第二個原因,設法讓旅遊業走上高增值之路。

去年日本共接待了1,970萬旅客,總共消費了300億日元,中國旅客佔了41%。(日本國家旅遊局)

爭取內地客乃大勢所趨

水貨客的困擾,內地來港旅行團劇減,教人感到內地來港旅客的重要性大不如前。事實上,這只是表面假象——中國旅客現已是全世界各國爭相吸納的對象。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在 2014 年,中國旅客旅遊支出為 1,649 億美元,遠高於第二位美國的 1,108 億美元。

內地旅客佔訪港旅客接近八成,而香港也是內地旅客到訪最多的旅遊目的地。因此,從任何角度看,香港均要好好接待內地來港旅客。在可預見的未來,香港固然要繼續開拓中國大陸以外地方的旅客客源(事實上,香港已在這方面有不俗的表現),但最需要做好的事,是理順接待內地來港旅客的做法。

水貨客也是客 設邊境購物區一舉數得

水貨客成為某些地區的香港居民生活上的困擾,這是必須正視的問題。一周一行的安排,有一定成效,不過未能根治問題,口號式的呼籲更不管用。其實,水貨客雖非許多香港人希望吸納的旅客,他們仍然是旅客,我們仍然要照顧。當然,發展旅遊業不能犧牲本地居民的生活質素,也不能影響其他旅客在港的旅遊樂趣和對香港的觀感。

在邊境地區開設購物區,是根治和疏導的方向。這樣的安排,可以讓水貨客更方便、更廉宜地入貨,讓經營這種生意的店舖可用較低成本營運,讓普通民居道路不會阻塞,又保住有助居民日常生活的店舖得以繼續營運,不會被經營水貨的店鋪取代,更不會讓其他旅客因水貨問題產生出遊困擾。這是一舉數得的安排。當然,這樣的安排能否帶來預期效益,尚待確認。不過,這個思維方向,同時兼顧社會上不同持份者的關心所在,卻是香港各界應有的共識。

與其禁絕水貨客,不如想出能令各方受惠的疏導方法。(蔡正邦攝)

其實,接待內地旅客,可以將旅遊業帶上高增值之路,是香港更應留意的機遇。中國改革開放到現在,經已有許多內地人匯積了不少財富。透過旅遊,愈來愈多的富裕內地人可以成為香港各行各業的顧客。香港的旅遊業也可以因而變身成為高增值行業。

內地客轉富裕要求變 港應設旅遊局推高增值旅遊

香港要思考的方向,首先是內地慢慢變得富裕的人的需要。人們變得富裕,便會多出外旅遊,多關心教育,多注意醫療健康,也多留意怎樣管理自己的財富。這些需求會成為香港的發展機遇。同時,香港在旅遊、教育、醫療、金融方面,經已達到很高的水平,有卓越的服務能力。

另一方面,由於香港有兩文三語的優勢,無論遠處的法國、英國,或近處的日本、南韓,均不能提供香港所能提供的服務。因此,金融旅遊、醫療旅遊、教育旅遊,可以緊貼內地旅客生活形態的改變,為香港在觀光和購物旅遊以外,注入新動力。由於這些服務的增值較高,香港旅遊業也可以變身成為高增值行業。

不過,要安排及執行這種策略部署,特區政府必須更進取。有必要考慮設立旅遊局,主動策劃及推動工作(現在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雖然很努力,但恐怕很難兼顧。)如此,方有可能取得特區政府內部各局的配合,以及國家政策方面的首肯。香港過往十多年的旅遊業有長足進展,實在得力於回歸後的特區政府當機立斷。香港未來旅遊業要再創高峰,有賴今日特區政府的慧識毅力。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