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之死」非必然 重新審視「紙張」作為載體的特性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報紙轉變的其中一個可能方向,就是愈來愈傾向「故事」,而不是資訊……除了報紙,也想簡單談談書籍來作對比…為什麼許多已有不少人讀過的當紅網絡小說,《紅Van》也好,《那些年》也好,仍會出印刷版,而會購買的,可能包括很多已經在網上看過該小說的人?又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自資出版書籍?如果只是為了發聲、表達己見,在社交媒體上寫東西,或者開個blog,不就可以了嗎?
李立峯
(李澤彤攝)

在香港,隨着過去兩三年內幾份報章雜誌關門大吉,紙媒的未來成為一個被廣泛討論的題目。印刷版報紙和雜誌會否在十數年後完全消失?

我估計不會。的確,印刷版報紙的生意愈來愈難做,這是大勢所趨,但會否「完全死亡」,卻是另一回事。市場很有可能在萎縮到一個地步之後穩定下來,足以維持小量報紙的生存。在美國,再不看好報紙前景的人,都不太敢預言印刷版的《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會消失。當然,這也視乎我們說的「市場」本來有多大。

不過,以上的說法只是整個紙媒問題的一小部分。本文想在一個大一點的框架下談論紙媒前景的問題。我們也許可以先從一個非紙媒談起:電台。

從電台看紙媒前景 最緊要識轉營

電視出現之前,電台是大眾娛樂的中心。在大學讀過傳播學的人,應該都聽過「火星人侵襲地球」引起恐慌的故事,就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有電台聽眾以為根據H.G. Wells的《The War of the Worlds》改編而成的廣播劇是新聞報道,嚇得奔走逃難。普林斯頓大學一個研究團隊估計,當時有600萬美國人收聽那廣播劇,約五分之一聽眾被「嚇親」。

在那年代,人們放在家裏客廳中心的,本是一部巨大的收音機,但電視的出現,卻令收音機被迫出客廳中心的位置。畢竟,人家有聲有畫,自己只得聲音,如何能敵?

但電台還是生存了下來。直接比拼贏不了,惟有自己轉型。

首先,節目內容不再以廣播劇為先,而是轉向音樂和清談節目,後來更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烽煙」,這些內容不太講究畫面,電視的優勢不大;節目編排上,不跟電視黃金時間硬碰,電台的重點節目往往在晨早或深夜;接收方式上,小型收音機出現,讓人們可以放一部在洗手間,放一部在廚房,再嵌一部進汽車;後來還有各種個人化的接收器,包括八十年代極流行的Walkman,以至今天各種最新穎的i-products。

電台變成了為人們在去廁所、煮飯、開車、坐車、做功課、讀書、工作、準備睡覺時提供背景聲音的媒介——Multi-tasking可不是互聯網普及後才出現的。電台在媒體生態環境變遷之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雖然,電台的重要性和影響力的確大不如前,而且「電台是什麼」已經出現了很大轉變。

紙媒不止報紙 不是每一類紙媒都面臨危機

電台的故事提醒我們兩點:第一,在談論紙媒的未來時,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紙媒;第二,對任何媒體而言,除了生死之外,還有一個可能叫「轉型」。進一步說,今天人們在討論「紙媒之死」時,說的,其實是某一兩種具備非常特定形式的紙媒的衰亡,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所認知的日報」(daily newspaper as we know it)。但如果我們採納最廣闊的定義,紙媒是任何以紙張為物質載體的傳播媒介,包括報紙、雜誌、小冊子、宣傳單張、書籍等,那很明顯,不是每一種紙媒都面對同樣程度的危機。而就算是報紙,它有沒有可能通過轉型而生存下來,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當然,我們不可能在這裏討論所有類型的紙媒,但我們可再進一步談談報紙,以及另一種歷史更悠久的紙媒:書籍。談報紙,也要精確點,我們談的不是清末梁啟超辦的報紙,也不是曾在香港的媒體生態中佔一席位的晚報。我們今天所認知的香港的日報,主要是指一種每天早上出版,以前一天發生的新聞為主要內容,同時有大量軟性資訊為輔,大報尺寸(broadsheet size),大眾化地印刷和銷售的紙媒。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宣布會於下月尾宣布暫停出版實體報紙。(Getty Images)

報紙的危機:資訊價值大不如前

要了解這種報紙為什麼會面對很大的生存危機,我們可從一個非常簡單的起點出發:我們買報紙從來不是為了那些紙張,而是為了它承載的內容。報章的紙張,就像紙包飲品所用的紙張一樣,本身不是價值所在。紙包飲品的內容被喝光了,紙包立即成為垃圾。同樣,報章內容被吸收了,紙張也會成為垃圾或被用來包垃圾。

以上這段話,也許有「阿媽係女人」的味道,問題是這位「阿媽」是哪種「女人」?一般日報的內容是「新聞」,但其實「新聞」是什麼?可以說有兩個層次,第一是告訴我們社會現狀的資訊;第二是通過對資訊的整理而得出的「故事」。這裏要留意的是,資訊是很容易脫離文本而傳播的,而且它異常講究時效,壽命很短。所以,如果我們要的是資訊,日報還有什麼用?只要你是一個留意時事和使用臉書的人,你在早報中讀到的有多少是前一天晚上你仍未知道的資訊?這問題在某些國際體育新聞裏最明顯:一場香港時間星期二深夜或星期三凌晨進行的歐聯賽事的結果,要到星期四早上才會在報章印刷版出現。如果你不留意足球,那賽果對你沒有作為資訊的價值;如果你喜歡足球,那賽果對你也早已沒有作為資訊的價值。

報紙要轉型:不追資訊 追「故事」

所以,報紙轉變的其中一個可能方向,就是愈來愈傾向「故事」,而不是資訊。事實上,美國學者Michele Weldon在2007年出版的論著《Everyman News: The Changing American Front Page》中就已經指出,美國報章的頭版新聞,愈來愈多講小市民的故事,而不是傳統的硬性政治經濟新聞。

相比資訊,故事的功用不只是告訴我們周邊發生了什麼事,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了解事件,了解社會,了解他人。閱讀故事的重點不在我們可以從中知道什麼,而是可以從中得出什麼意義和體會。所以,故事沒有那麼講究時效。再者,故事很難脫離承載它的文本。社交媒體上,你可以看看谷阿莫如何用三分鐘總括一套電影,但除非那套電影太不濟,否則你不會覺得看完那三分鐘真的等於看完那套電影。

不過,是否集中說故事,報紙就可以生存?當然沒有那麼簡單。一種媒體轉型去說故事,不等於它會比另一些一直以來都在說故事的媒體做得好。其中,報紙會碰到的一個問題,是自己的一些基本特徵,如每日出版的節奏、篇幅限制等,會否對說故事造成很大限制。也許,要好好地說故事,報紙要改變一些傳統的規限。但改變了那些規限之後,它是否仍然可以叫做報紙,就是另一回事了。就算我們仍然叫它做報紙,它已經不再是daily newspaper as we know it today。

以上並不是要預測報紙真的會如何演變,資訊和故事的二分也有過分簡化之嫌,但它說明了一種媒體演變的可能性和邏輯。另外,也要說明的是,就算很多印刷版報紙無法轉型而消失,也不等於那些報業集團和機構會同時消失。後者涉及報業集團轉向網絡發展的可能性,或網媒本身的生存問題,但這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年內閱讀最少一本實體書的美國人,由2014年的69% 降至2015年的63%。(李立峯攝)

實體書困境源頭:閱讀的人在減少

除了報紙,也想簡單談談書籍來作對比。隨着數碼媒體發展,印刷版書籍會否被電子書取代,是一個困擾業界多年的問題。印刷版書籍的生意愈來愈難做,這是個在世界很多地方都發生的現實。比對美國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數據:一年內閱讀最少一本實體書的美國人,由2014年的69% 降至2015年的63%;同時段閱讀最少一本電子書的美國人,則由28% 微降至27%。英國方面的研究也得出相類數據,說明電子閱讀的增長暫緩。

換言之,印刷版書籍面對的困境,並非源於電子閱讀急起直追,出現取代傳統閱讀的趨勢,而似乎更有可能是閱讀書本的人數正在減少。

有論者認為電子書發展停頓只是暫時現象,只要等及科技突破,例如改良熒幕觀感、更方便做筆記等,電子書的受歡迎程度將再飆升。

這觀點雖然難以被完全否定,卻遺漏了很重要的一點,於此,讓我們先回到談論報紙時的起點:我們究竟為什麼想買一本印刷版的書籍的呢?套用上述針對報紙的討論,若我們要買的不是紙張,而只是書本內容,那麼,只要新的載體比紙張優勝,人們就理應會放棄印刷版書籍。實際情況卻非如此。跟讀報不一樣,我們在讀完一本書後,一般都不會隨手把書扔掉,反倒會把它好好保存。因為書本有重讀價值?大家不妨自問:家裏有多少本書,我們真的重讀過?

我們也可以問,為什麼許多已有不少人讀過的當紅網絡小說,《紅Van》也好,《那些年》也好,仍會出印刷版,而會購買的,可能包括很多已經在網上看過該小說的人?又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自資出版書籍?如果只是為了發聲、表達己見,在社交媒體上寫東西,或者開個blog,不就可以了嗎?

實體書的價值 在收藏 在文化實踐

所以,跟報紙不一樣,實體書本承載的不止內容,而是作為一件物品,它有其自身價值,對作者而言如是,對讀者而言也可以如是。因此,很多人買書的時候,真的是在「買一本書」。

再者,圍繞着印刷版書籍的,有很多具備重要意義的文化實踐。最普遍的,就是一本書可以用作禮物。只要送書的人在內頁簽個名字,寫上幾句為對方度身訂做的說話,一本原本通街有得賣的書,就會變成獨一無二的東西。電子書?沒人說絕不可以送電子書給他人,但要造出送電子書的文化,不是「話咁易」的。

所以,除非大家都不再閱讀,我不認為印刷版書籍會那麼容易被邊緣化。改變必定會有,但對書籍來說,紙張並不是無關痛癢、用完即棄的物質載體。

說得抽象並籠統一點,也許,在過往的一個時代裏,我們對紙張太習以為常,很少去想紙張印刷的性質和特徵。前陣子《明報》「炒姜」風波,觸發幾位作家開天窗,報章方面則封窗,其中一位開天窗的作家是我在中大的同事。有天她在臉書分享,說自己忽然領悟到,天窗只有在印刷版上才像個天窗,亦即在印刷版上,天窗才有意義。也許有不少東西是要用上紙張才有效果的。從這角度看,紙媒的未來,也視乎人們能否找出紙張的特性,能否發揮紙張的長處。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