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賣資料予Facebook Whatsapp成通訊連鎖霸權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在通訊科技的世界裏,我們面對的其實是一種「連鎖霸權」,不是說連鎖店,而是當全世界都在使用少數幾種主要通訊服務,這些通訊服務又互相連結在一起時,相關機構對我們有愈來愈深入的掌握和控制,而我們要擺脫這種控制也可能愈來愈難。
李立峯

Whatsapp修改使用條款,將會跟母公司Facebook分享用戶資訊,在世界各地引起了不少反響。

Whatsapp多年來強調不會將用戶資料賣給第三者。2014年Facebook收購Whatsapp時,Whatsapp創辦人仍信誓旦旦,說會堅持保障用戶個人資料的原則。現在的政策轉變,姑勿論對用戶的資料私隱其實有多大侵犯,終究令人覺得是出爾反爾。

知道螢幕解像度 經已有助賣廣告

不過,這單新聞一出,不少外地媒體的報道和評論,都帶有一種「一早睇死你會咁做」的語氣。亦即是說,從兩年前收購的那一刻起,很多人根本不相信愈來愈以盈利為先的Facebook,會忍得住不碰Whatsapp手中的用戶資料。

始終,通過分析個人資料來協助商家進行「微營銷」,是現時Facebook創造收入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將一個用戶的Whatsapp和Facebook使用數據合併,機構就可以更精確地了解用戶,從而做到更有效的微營銷。例如只要知道Whatsapp用戶所用手機的操作系統類型和螢幕解像度,Facebook大概可知道該用戶所用的是什麼手機,而這對推斷用戶的其他喜好和收入等都會有幫助。

Facebook會獲得何種資訊 明顯缺乏透明度

進一步想,如果Facebook獲知我們跟哪些人較經常通過Whatsapp溝通,它將會對我們的人際網絡有更全面的掌握。以我自己為例,我在Whatsapp上跟父母及弟妹弟婦建立了一個合共八人的家人群組,有恆常的互動,但這群組中的人,只有太太和二弟是我的「Facebook friend」。不過,如果Facebook真的掌握了我的Whatsapp使用數據,他就可以對照Facebook戶口和Whatsapp電話號碼,發現我跟某些在Facebook上沒有連繫的人,其實在Whatsapp有頻繁互動。這樣,他就可以「更準確地」在Facebook平台上向我推介產品、發放廣告訊息,或建議好友。

上一段用了「如果」二字,因為到執筆這刻為止,我們知道Facebook會獲取Whatsapp用戶的手機號碼、手機操作系統、開啟Whatsapp的頻密程度等資訊,也知道Facebook和Whatsapp都不能看到我們的通訊內容,但Whatsapp還會跟Facebook分享什麼,例如會否包括用戶的contact list以及誰跟誰有多頻密地通話,大家都不清楚。Facebook和Whatsapp在這問題上明顯地欠缺透明度。

Facebook在2014年購入WhatsApp。(Getty Images)

話說回來,能更準確地向用戶推介產品或建議好友,正是Whatsapp口中是次政策轉變將為用戶帶來的好處。也許一些用戶真的不介意或甚至歡迎這種「改善」,但個人對此絕無好感。在Facebook上,我的朋友多是現在或以前的學生、同事、學術界和新聞界的朋友,其中一些媒界或學界朋友,我可能連認識都算不上,只是「他知道我是誰,我知道他是誰」而已。所以,Facebook對我來說不是一個私人空間。在Facebook上,我不需要任何機構自作聰明向我建議新朋友,更不需要任何機構向我賣這個那個。

當然,我們可以選擇不讓「Whatsapp把個人資料跟Facebook分享以作改善Facebook廣告和產品經驗用途」,而我自己亦已經做了這個簡單步驟。到這一刻為止,由於以上所說的資料不足,我們亦很難說這次政策修訂,會對用戶的資料私隱產生多大影響。那麼,除了透明度問題外,還有什麼可爭議或需要關注的呢?

使用Whatsapp的四點私隱關注

第一,要搞清楚,就算我們選擇了「不要與Facebook分享WhatsApp帳號資訊來提高Facebook廣告和產品經驗」,Whatsapp仍是會把我們的個人資料跟Facebook分享的,只是用途不會跟「Facebook 廣告和產品體驗」有關。除非完全停止使用Whatsapp,用戶不能全面禁止Whatsapp把個人資料跟Facebook分享。這也是今次Whatsapp為人詬病的地方之一。

第二,就像很多商業機構的做法,Whatsapp把重要的用戶條款,放在不顯眼的位置,而且系統的預設值,是用戶會同意子公司跟母公司分享用戶個人資訊作改善Facebook廣告和產品經驗用途,用戶需要刻意尋找相關條款,再把「同意」變為「不同意」。而大家都知道,現實中,很多人會在不知情下按了接受條款的鍵。Whatsapp的做法,被批評為並沒有盡通知客戶的責任。

第三,以上提到,Whatsapp可說是至少在精神上違背了過往的承諾和原則,而既然出現了一次政策轉向,就很難排除將來會繼續循同一方向走下去。Whatsapp對私隱的保障可能會變得愈來愈弱。

第四,把問題拉闊來看,在通訊科技的世界裏,我們面對的其實是一種「連鎖霸權」,不是說連鎖店,而是當全世界都在使用少數幾種主要通訊服務,這些通訊服務又互相連結在一起時,相關機構對我們有愈來愈深入的掌握和控制,而我們要擺脫這種控制也可能愈來愈難。例如Whatsapp,就算個人現在對它有多不滿,除非身邊的人一起停止使用,否則要完全棄用是不容易的。

這不是說我們什麼都不能做。長遠來說,社會要考慮的是如何改善跟個人資料相關的法規和監管機制。如果有公司嚴重違反保障個人資料的原則,公民甚至可以發起集體杯葛。當然,我並不是說今次Whatsapp的政策修訂嚴重到那個程度,但在更嚴重的問題出現前,我們亦可試用其他較重視用戶私隱的手機程式,為自己準備更多選擇。最後,最起碼的,我們應該提升自己和身邊的人對科技和私隱問題的認識和關注。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