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網上假新聞肆意傳播 將催生港版特朗普?

撰文:張景宜
出版:更新:
假如在香港的社交媒體平台,繼續任由虛假和惡意攻擊的文章和帖子傳播,倒是不難催生另一個特朗普出來。香港知識分子、有心服務香港的官員、政黨人士和媒體朋友也應該多走一步,多在建制平台發聲,參與討論,不要覺得自貶身價參與泥漿摔角,因為你的沉默,等於讓謠言和歪理傳到更多人的耳朵裏。
張景宜
當無的放矢的攻擊和謊言,反覆出現在 Facebook 的動態上,網民會慢慢相信,逐漸讓荒謬取代了事實真相。(Getty Images)

對於假新聞是否影響了美國大選,Facebook 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urg)認為是「瘋狂的想法」,但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則持相反的意見。日前,他在會見默克爾的記者會中,就強烈批評社交媒體平台的虛假新聞,利用了民主制度下的自由氛圍散播,當無的放矢的攻擊和謊言,反覆出現在 Facebook 的動態上,網民會慢慢相信,逐漸讓荒謬取代了事實真相。

虛假選舉新聞 傳播和影響力較高

這些平台不少都是誇大事實、偽造照片或單憑三言兩語的猜測用於挑起矛盾和網民討論。圖為網民故意將一張游蕙禎展示公仔的圖片換成避孕套,並在網上廣泛流傳。(網上圖片)

外國網站 Buzzfeed 在選舉後,對比了 20 條最多人討論的虛假新聞和來自主要新聞網站的選舉新聞,發現虛假新聞的傳播度和影響力竟然較高。虛假新聞錄得 8,711,000 轉載、反應和留言,主要新聞媒體的新聞則錄得 7,367,000 轉載、反應和留言。網民最熱烈討論的帖子分別是「教宗支持特朗普」以及「確定希拉里售賣武器給 ISIS 」。這幾個帖子的標題和內容遠比各大報紙支持希拉里來得重要。

香港的情況也不遑多讓。隨着近年社會矛盾日增,不少建制力量透過各大社交媒體平台,發動對泛民和本土派的攻擊。個別政策的路線不一樣,或是對政府立場不相同自然可以理解,但引用社交媒體同行李兆富的分析,比對香港最具影響力的 500 個 Facebook 專頁,立場上傾向保守的專頁本來頗為冷清,但自從立法會青年新政「宣誓風波」後,發表的帖子比平常多了不少反應、轉載和留言。

先了解對方如何散布虛假訊息和謠言

訂閱各種內容農場、Facebook 專頁和群組,可了解平日如何散布訊息和謠言。圖為李波事件發生後,建制派 Whatsapp 群組內廣泛流傳「五條書局友坐洗頭艇」。(網上圖片)

據粗略計算,這些平台與粉絲關於選舉、立法會議員和特首選舉的帖子,互動、網民評論都比過往高出多倍。雖然未至於像美國般充斥着大量的假新聞,但不少都是誇大事實、偽造照片或單憑三言兩語的猜測用於挑起矛盾和網民討論。當然,傾向泛民和本土派的 Facebook 專頁和群組,也間中有標籤香港人劣質行為,當成內地人去攻擊的假新聞。

不少政府官員、政黨和傳媒朋友都會問,到底應該如何抗衡這股歪風。要打破規律,首先就要掌握箇中奧妙。不論你是幕前的政治領袖還是幕僚、傅媒老總還是記者,首先是開設一個帳戶,盡量訂閱各種內容農場、疑似建制派開設的 Facebook 專頁和群組,找出 Whatsapp 和 Telegram 群組,先看看那些地方的帖子風格,平日如何散布訊息和謠言,哪些人在什麼時間上線發放訊息較多,哪些人是和應者。先花一兩個月細心觀察,偶爾參與討論和轉載。

利用 Facebook 平台 把握時間澄清

不論面對土共、建制還是媒體的攻擊和惡意中傷,本土派都適時做好回應。圖為青年新政Telegram 的訊息發布群組。(Telegram 截圖)

第二,找出志同道合的夥伴和行家,大家看到有虛假的新聞報道時互相通報,然後把握時間準備回應和澄清,盡快在各自的 Facebook 專頁刊登。同時,也要借助友好的輿論意見領袖幫忙轉發。舉例說,Facebook 突然有訊息指某位立法會議員說了一些侮辱市民的話,在各大群組都被改圖轉貼。有心攻擊的人只要用上十個擁有過萬支持者的專頁,同一時間發帖,假如花港幣二萬元,虛構的訊息就能大約接觸 30 萬至 50 萬香港用戶。

假如該名議員的助理,只是用上傳統的方法去通知傳媒和在議員的 Facebook 專頁澄清,其實只能夠接觸一部分支持者和市民。久而久之,不認識這名議員的網民就會形成了負面的看法。相比從前在街上貼海報、登廣告或是在討論區上作攻擊,現在不少發動攻擊的群組都選用了 Facebook 作為平台。

政黨層面,本土派是最懂得利用不同通訊群組去回應和澄清。不論面對土共、建制還是媒體的攻擊和惡意中傷,他們都適時做好回應,利用直播第一時間面對網民,或是借力打力,轉載攻擊他們的文章加以澄清。泛民層面,民主黨算是做得比較好的一個,但不少上一輩的泛民議員,似乎還未察覺建制和本土派對他們的攻擊,而未有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回應,實屬可惜。

調整心態 改變沉默多加討論

第三則是心態上的改變和調整。美國大選後,各大傾向支持民主黨的新聞媒體、時事評論員和學者都作出檢討,他們認為不能夠再「圍爐取暖」,只在自家平台向固有的支持者發布文章和觀點,並只懂得指罵閱讀和轉載虛假新聞的網民。因為不少網民根本負擔不起訂閱和購買《紐約時報》、《經濟學人》等刊物,也不會主動訂閱這些相對優質和客觀持平的 Facebook 專頁。特朗普支持者往往被搶眼的標題和圖片吸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對希拉里的負面印象。

傾向支持民主黨的新聞媒體選後認為不能夠再「圍爐取暖」,只在自家平台向固有的支持者發布文章和觀點,並只懂得指罵閱讀和轉載虛假新聞的網民。(《經濟學人》FB截圖)

同理,假如在香港的社交媒體平台,繼續任由虛假和惡意攻擊的文章和帖子傳播,倒是不難催生另一個特朗普出來。香港知識分子、有心服務香港的官員、政黨人士和媒體朋友也應該多走一步,多在建制平台發聲,參與討論,不要覺得自貶身價參與泥漿摔角,因為你的沉默,等於讓謠言和歪理傳到更多人的耳朵裏。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