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DSE獨木橋 中三生追覓工程夢 職專國際課程開啟升學新路徑
有夢想該選擇何時開始去追?傳統的學習模式及升學路又是否適合自己?這些可能都是大家成長時都會反思的問題。黃浚庭在中三時就決定放棄Band 1學校學位,為追逐工程師夢想另覓蹊徑,改讀以興趣和專業為本,且能銜接本地或海外大學的「職專國際課程」(Vocational Baccalaureate Programmes, VB),成功拋開DSE沉重應試壓力,以興趣成就專業,盡情享受各種比賽和境外交流機會,年紀輕輕即在工程學界嶄露頭角,為未來發展打好堅實基礎。
當朋友正在努力備考DSE,經歷「壓力山大」的應試操練時,就讀於職業訓練局(VTC)轄下青年學院(國際課程)的黃浚庭則來回穿梭於3D打印房和實驗室之間,看顧自己設計的工程「小手作」,體驗著久違的學習樂趣。不論課內還是課外,「職專國際課程」都致力幫助學生見識更多,規劃更遠。學院歷年來都組織赴英、日、韓等不同國家的遊學團,黃浚庭入讀VB的兩年間也參與其中,去年更代表學院出席VTC與新加坡工藝教育局合辦的VTC-ITE國際學生研討會。「來年有機會去新加坡交流,知道那邊有世界一流的大學,也很期待去探訪剛結識的『新』朋友。」黃浚庭坦言中學未必能給予他這樣的機會,DSE考生更別想有空間作這樣的探索。
轉身找回工程初心 「新賽道」兼顧興趣與資歷
5歲時,黃浚庭已發現自己對機械領域「情有獨鍾」,喜歡仰望天空中飛過的飛機,一雙稚眼時刻帶著好奇與求知。「父母帶我到科學館玩,還有就是小時候去機場參觀,漸漸就迷上了琳瑯滿目的機械裝置,對工程相關的事物也充滿興趣。」他喜歡鑽研不同機械背後的運作原理,更期望有天能運用工程知識去發展出自己的事業,社交平台上關注的專頁都和工程科技相關,也經常在網上搜尋有關物理和機械工程發展的資訊,這些都是難以在考試為本的學習模式中得到的學習動力。
一直渴望進入機械工程領域的他覺得在傳統中學「越努力、越無力」,每天都只是「死記硬背」,學習一些和工程不相關的科目,讓他對數學也提不起學習興趣,未能展現他在這方面的潛能。直至轉讀採用專題研習代替傳統考試的「職專國際課程」,每天由學院導師帶領他接觸工程學科最新資訊與設備,透過實際應用來吸收專業知識,除了讓學習變得有趣,也讓學生的實務技能更扎實,並保持與學界業界技術接軌。
專長終得發揮贏自信 專題研習向大公司取經
黃浚庭終於找到學習的樂趣,更被導師看到他在工程學上的潛質,鼓勵並指導他參加不同賽事,先後在HK Jockey Club Solar Challenge(賽馬會太陽能關懷計劃︰太陽能創未來挑戰賽 2024)、中電低碳節能發明大賽及VTC 智慧城市與 STEAM 挑戰盃 2024中獲獎,目前正為參加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全港學界科技比賽作準備。「要感謝學院導師,特別是Dickson Sir,幫我發現自己的潛質,讓我開闊視野,看到未來更多可能」。中學每班有時多達三、四十人,老師自然難以兼顧不同學生需要,反觀青年學院(國際課程)採用專題研習教學模式,導師能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輔導,黃浚庭因此重新燃起學習上的自信與動力,甚至自發提前一年應考IGCSE(英國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數學科並考獲佳績。
黃浚庭在3年制的「職專國際課程」中修讀工程學,過去不少畢業生均順利升讀本地或海外大學學士課程。學生都是懷著工程師的夢想報讀,黃浚庭因此認識到不少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合作、一起比賽,大家互相扶持」,他的目標亦變得更堅定和清晰,計劃畢業後升讀英國大學,最終目標是考進工程界的國際龍頭企業。這也讓他特別期待第三學年的Final Year Project,由本地知名企業根據業界實況擬定課題,還要親身到公司向出題的企業老闆演說解決方案。「能讓自己認識外面的專業世界,也能讓業界認識到自己。」
提早投入專業學習 成就興趣和夢想
青年學院(國際課程)三年制「職專國際課程」,採用資歷受95%英國高等學府承認的BTEC 第三級延伸文憑課程及「英國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IGCSE)課程框架,學生畢業後可依成績升讀高級文憑或本地、海外學士學位課程,助學生打開高等學府大門,接通更可期待的未來。
除了「工程」專業,青年學院(國際課程)還提供「設計」及「運動」課程給應屆中三學生或以上學歷的學生報讀。完成中三學生一般亦可獲三年學費豁免,不用為學費煩惱。有意在相關領域發展又不想被考試制度束縛的同學,就要做好部署,緊貼青年學院(國際課程)「職專國際課程」最新資訊(www.vtc.edu.hk/vb),提早在興趣和專業上發揮才華。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