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教育科技為我們所用?|薯片叔叔專欄

撰文:曾俊華
出版:更新:

(編按:前財政司長曾俊華離開政府後,成立「薯片叔叔共創社」推廣EdTech教育科技。「01教育」致力推廣領先教育思維,邀請曾俊華先生撰寫教育專欄,每周於「01教育」分享他對教育發展的意見。相關合作可電郵聯絡 education@hk01.com )

過去2年,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們成為電子學習者。透過電子學習,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與任何人學習,對僱主而言這也是一種更具成本效益大規模培訓員工的方法。不過,電子學習也存在挑戰。在早前舉行的全球教育科技峰會上,我們曾問參加者「你的電子學習體驗如何?」,很多人對此不大熱衷。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亦證實上述看法。根據學會2021/22年度培訓及發展需求調查,多達94%受訪者曾接觸電子學習,但他們同時指出最大挑戰是參與度不足和缺乏互動。

在峰會上,專家小組討論數碼科技如何回應這些挑戰,而人工智能(AI)可能是最有效的工具。倫敦大學學院知識實驗室的學者為本設計教授Rose Luckin相信,現時人工智能已可令學習出現根本性變化。我們可透過收集大量數據(並知道要收集那些數據)以了解人類情緒和行為,從而制訂個人化學習策略,以及評估學習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本地人力資源科技公司創辦人關竣傑正探索以區塊鏈等網絡3.0技術為不同人建立專業足跡。許多人會將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sed Autonomous Organisation)聯想到NFT交易,而關竣傑就分享他建立「學習以獲利」(learn to earn) 及「分享以獲利」(share to earn) 的去中心化知識共享社區的願景。

盡管潛力巨大,我們亦須要學懂如何明智地有效運用科技。凱德集團的學習與創新主管James Andrade博士強調,了解人類動機十分重要,並以其集團的行政人員學習中心為例,解釋如何將神經科學融入沉浸式及體驗式教學。基本上,學習要有成效就先要有情感上的聯繫,才能促進互動和鼓勵嘗試。他指Catapult項目並非只是一座建築物,而是一種心態。現時很多地方都嘗試模仿美國矽谷,設立豪華的科技園區,但當中的成功之道其實是企業家精神與合作文化。

談及心態,長久以來,人工智能的威脅一直是電影主要橋段。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史丹利寇比拍攝了經典電影《2001太空漫遊》,其中一個情節是超級智能電腦停止接收人類指令。Rose Luckin特別提到人工智能的道德問題,特別是人工智能有能力鉅細無遺學習和累積有關人類的知識。我們必須擁有一套完整及清晰教學目標。我非常同意她的看法。科技是中性的,關鍵是我們如何使用科技。學術機構有責任確保社區對人工智能有足夠了解以從中得益,這也是Rose Luckin稱之為對「人工智能的準備」。

元宇宙是去年另一個潮語。有人說元宇宙至今還沒存在,也有人對此有不同演繹,不過這個在現實及虛擬世界中一起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概念已創造大量可能性。今年初,韓國政府公布一項進取的策略去建立世界級的元宇宙生態系統,並提出整存的策略包括全面檢討資訊科技及法律配套、建設對元宇宙有認識的社區、人才發展及促進需求,以及建立全球聯網絡確保韓國企業在全球元宇宙之中的地位。重點策略之一是設立元宇宙學院,為數碼遊牧(Digital Nomads)提供職業及生涯規劃指導。

韓國示範了政府如何帶頭並提出整全策略去發展新興工業。Catapult的例子則顯示商界 (凱德置地) 如何響應政府在2016年新加坡建國50周年時的呼籲,確保國家未來50年蓬勃發展及繁榮興盛。他們明白培養行政人員領導才能對新加坡未來發展至為重要,也為企業發展找到新機遇。我希望香港有更多公司可以超越企業社會責任,看到教育科技的商機。教育科技擁有改變個人、機構和國家的力量,其實是一個極吸引的行業。

曾俊華最近成立非政府組織「薯片叔叔共創社」,提倡我們需要重新想像本港由幼兒教育到終身學習各個範疇的教育與學習模式。(曾俊華Facebook圖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