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Teen生我材·教師職前培訓計劃|參加者受啟發 願磨練耐心以為人師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香港教育大學學生事務處於2022-2023學年第二學期舉行「Teen生我材‧教師職前培訓計劃」,以兩階段的活動讓參加學生提早親身了解「教師」這個職業,以及如何準備自己成為一名教師。兩位參加者梁曉斌和胡蓉雖然背景和學位各有不同,但二人均表示自己深受計劃啟發,更異口同聲地表示自己願意好好地磨練自己的耐心,從而一步一步成為一名好老師。

兩階段活動 讓參加者提早體驗「做老師」

教大有幸得到招商局慈善基金會贊助,舉辦的「Teen生我材·教師職前培訓計劃」(下稱計劃)於今年1月展開,當中分成兩個階段,分別是「第一階段裝備篇:準教師職前裝備培訓講座及求職模擬面試」及「第二階段實踐篇:尖子老師精讀班」。這大半年來,參加者既上過個人面試和求職指導等等的課堂,亦於本地學校或社區中心實習,為『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安排教學活動,並到過佛山訪問,了解當地對SEN學生的照顧,讓他們提早親身了解「教師」這個職業。至於參加全數兩個階段,而又表現出色的參與同學,更有機會角逐「招商局明日之師獎學金2022/23」。

「Teen生我材·教師職前培訓計劃」的第一階活動是為參加者提供職前裝備培訓講座和求職模擬面試。

SEN學生主動接觸自己 大一學生感到驚喜

梁曉斌是教大地理教育榮譽學士一年級,可說是剛剛才踏上成為老師之路。然而,年紀輕輕的曉斌參加計劃前,已經有明確的目標:「我希望能了解SEN學生更多,從而覓得一個適合的方法教導他們,並且打破大眾對他們的誤解。」

梁曉斌目前就讀香港教育大學地理教育榮譽學士一年級。

在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習前,曉斌擔心自己未必能在短期內跟SEN學生打好關係,但結果一班SEN學生反而主動接近他:「當時我們一起參加雜耍班,但我是由零開始,甚麼動作都不懂。結果有些已經學了一段時間的同學主動教我,而且平時相處他們亦是主動跟我分享自己的生活,這令我十分驚喜!」

學校針對SEN學生興趣 多方法吸引他們閱讀

曉斌印象最深刻的,是參觀東灣莫羅瑞華學校的經歷,全因學校用一輛舊的雙層巴士改裝成同學種植和閱讀的小天地。他回憶道:「下層是鼓勵同學種植、教導他們如何務農的地方,而上層則是自修室,整個設施都是讓同學靜下來的地方。」另外,學校吸引同學到圖書館閱讀的方式亦令曉斌意想不到:「校方知道同學們對昆蟲十分感興趣,所以於圖書館放置幾個飼養昆蟲的箱,令同學更喜歡到訪圖書館閱讀。」

到訪佛山的經歷令梁曉斌(左)十分深刻。

先了解自己 再成為偉大的老師

觀看過中港兩地用各自的方法教導SEN學生後,曉斌認為耐性是老師的必備條件:「老師是一份偉大的工作,負責培育後代,所以有耐性地教導每一位學生是很重要。」此外,他表示責任心同樣不可或缺:「除了學業成績,老師亦要關心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有甚麼需要幫忙,並且啟發他們找到自己的長處。」

一年級的曉斌還要讀多四年才畢業,他承認自己只是剛從起點開始。經過今次的計劃後,他直言自己畢業前的目標是要了解自己:「我要參加更多活動,從不同方面了解自己,亦要了解香港的教育模式,從而總結出一條畢業後想行的路。」

新晉教育者視「耐性」為必要

另一位參加者胡蓉跟大一的曉斌不同,前者在2022-23學年就讀教育大學的國際漢語教學文學碩士,現時已畢業,並於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擔任教學助理。正因為自己一畢業便已成功就業,胡蓉笑言:「計劃所教導的求職技巧十分有用!」然而,影響這位新晉教育者最深的,是計劃第二階段、接觸SEN學生的一系列活動,她解釋:「教育者是學生的引導者,除了學習以外,還要教會他們分辨對錯。今次的活動讓我知道培養SEN學生是需要耐性,以及摸索特定的教學方法。」

胡蓉現時是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的教學助理。

萬事皆可能

在兩日一夜的佛山考察團期間,胡蓉到訪過一間幼兒園,而這裡亦令她對教導學生有多一重的看法:「大家都知道佛山溶洲的刺繡十分有名,但你可能難以想像原來兩、三歲的學生亦可以安靜地坐下來,進行刺繡這種十分講求細節的活動。這令我學識萬事皆可能的道理,我以後亦希望讓我的學生嘗試更多,促使他們探索自己的興趣!」

目睹幼兒園學生能安靜地刺繡,令胡蓉學識萬事皆可能的道理。

和善與耐性 同樣重要

在胡蓉眼中,一名理想老師是既和善,亦有耐性,而經過計劃的栽培後,她笑言自己在邁向理想老師的路上,又近了一大步:「我希望成為一名好老師,再將自己摸索到的教學模式分享給別人,這一點是越來越堅定。只不過,現在的我在耐性與和善方面仍有待改善,希望能越做越好,成為自己所想的『理想老師』!」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