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耳朵清潔忌用綿花棒、電子內窺鏡耳挖恐越挖越入損聽力

撰文:蔡浩騰
出版:更新:

消委會/耳朵清潔|我們的身體每日都會產生不同的代謝廢物,其中在耳道中的油份、污垢會結塊,形成耳垢(亦即俗稱的「耳屎」);這些耳垢理論上有清潔、保護和滋潤外耳道的作用,會順著耳道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而被自然排出耳外,並不需要特別清理。
然而不同人士可能因為耳道窄小、毛髮/油脂較多、或不同的衛生原因而選擇定期清理耳垢,但用的方法又是否正確?

不少人認為耳垢久未清理會阻塞耳道、做成聽力障礙,然而利用不當手法清除可能會有反效果(圖 NDTV)

👉 Netflix 1月下架15作|吸血新世紀/漂靈真人版/新世紀福爾摩斯

消委會評價 6 大耳朵清潔工具、綿花棒最差

耳道屬於人體一個相當敏感且容易受傷的部位,如果在清潔耳道時使用不安全、不清潔的手段,後果可大可小。香港消委會在最新一期的《選擇》月刊內就發表報告、對市面上 6 大最常見的耳朵清潔工具進行評價,而開首被評為「不明智」的,就是不少人日日都在用的綿花棒。

消委會引述醫療報告指使用棉花棒可能引致外耳炎耳膜穿孔等情況,棉花棒鬆脫了的棉花亦有機會被推至外耳道較深入的位置、引發「耳垢嵌塞」,甚至形成感染或發炎,短暫性或永久性影響聽力。

不當地使用棉花棒清潔耳道,有機會將耳垢推進耳道較深入位置、引發「耳垢嵌塞」

除了綿花棒之外,消委會亦點名指坊間經常有售的素採耳棒及耳燭同樣成效一般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前者採耳棒若胡亂使用除了不能清除阻塞耳道的耳垢外,更會增加受傷的機會。加上耳道皮膚敏感脆弱,如果操作時用力過大,既會刮損或刺傷耳道皮膚,更可能引致外耳道炎。

👉 2021長者手機Plan|$38有無限上網、上台送手機 9大手機Plan比併

至於不少人認為有效的耳燭,消委會就強調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支持其清除耳垢的效用,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USFDA)曾提醒公眾,耳燭有機會對使用者造成嚴重傷害,例如燒傷面部和耳道、刺穿耳膜,耳燭的蠟更可能造成耳道阻塞,故消委會並不建議使用。

內窺鏡耳挖、發光式耳挖?新興耳朵清潔工具存在風險

加入鏡頭的內窺鏡/內視鏡式的耳挖已經相當常見,而且成本不過,隨時百多二百港幣就有交易,的確叫人躍躍欲試(圖 淘寶)

除了傳統的採耳棒、綿花棒,近年在市場上湧現了自帶 LED 燈照明、甚至加入鏡頭的內窺鏡/內視鏡式的耳挖,標榜可以讓用戶看清楚耳道當中的情況,可以更安全、舒適地清潔耳垢,然而在使用上一樣有一定的危險性,消委會亦有因應幾種新式的耳朵清潔工具提出注意事項👇👇👇

+5

👉 iPhone電池|4大訣竅延長壽命、續航力 健康度低過幾多就要換?

耳垢溶解劑、耳道沖洗劑相對較安全

在眾多耳朵清潔工具當中,哪種較為安全?消委會就緩引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於2017年公布的臨床實務指南,指出耳垢溶解劑和耳道沖洗劑可幫助減少耳垢的積聚。

不過,先決條件是使用這些產品的人士的耳膜必須完好,無穿孔問題或者置有耳管於耳部曾經接受手術、有穿孔性耳膜,或是耳膜曾有損傷人士,除非得到專科醫生建議,否則都不建議使用耳垢溶解劑或採用沖洗方法。

👉 快刪!Android 6款QR、PDF免費App暗藏木馬 30萬人銀行資料被竊

同場加映:黑暗中玩手機|專家指可致青光眼等4大眼疾 中老年手機用家高危

「摸黑玩手機會傷眼」其實早已是老生常談,但危害有多深卻並非人人都知道。中國中央電視台日前於報導中就引用醫生意見,👉👉👉提醒觀眾勿在黑暗中玩手機,指會提升青光眼的患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