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華人就要懂功夫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地球上每一個民族,都有其屹立於世界的獨特文化和技藝。例如南美民族便用足球「征服」各國、大和民族也以武士道精神讓人趨之若鶩。至於中國,自然不得不提到功夫文化。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再加上李小龍、成龍、劉家良等無數傑出武打電影工作者的努力,現時中國武術的習者已經遍佈全球,乃最具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產物之一。

這當然是一樁美事,亦是讓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個切入點。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情況開始漸趨失控。中國人在主流電影裡的形象,無論忠奸,都長期停留在長衫、功夫等符號之中。彷彿中國人除了拳腳之外,就再無更多色彩。

究竟,是誰規定華人一定要懂功夫?

 

由輕視到過份重視

由英國推理小說作家Sax Rohmer創作的經典反派角色,清裝打扮輔上八字鬚,完全反映了西方人對當時華人的歧視心理(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xA1f28)

華人在西方銀幕上的形象,經歷過數個階段的演變。跟其他有色人種一樣,早期的華人大多飾演丑角,他們外表陰陽怪氣,常常藉著古老的東方巫術涂毒人心,經典歹角傅滿洲(Dr.Fu Manchu)便是著名例子之一:

但自從以李小龍為代表的香港武打片蜚聲國際後,情況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很多歐美觀眾將「功夫」視為華人的文化象徵,「龍的傳人」之名不逕而走。至於電影裡經常出現的痛打殖民者場口,就更加令非裔移民等群體產生共鳴,成為了他們的集體回憶。時至今日,當年的武打演員依然深受他們愛戴:

前邵氏演員羅莽今年年初出訪美國,深受當地觀眾歡迎,尤其是非裔人士

正如前文所述,這些武打電影一掃華人的羸弱形象,本來值得高興。但隨著渲染民族自信的武打片愈來愈多,情況開始慢慢失控。「功夫」成為了華人演員晉身荷里活的最重要途徑,華人在電影中的角色再次趨向單一化。更致命的是,這些電影再次將華人(甚至整個亞洲群體)與舊日的偏見扣連,結果二十世紀的黑幫大哥,要打扮得像個清末民初的文藝青年;精通中國功夫的武術大師,全部都是些白髮蒼蒼的深山老人:

這些主流電影的輸出,讓華人在某些地區之中,依然被想像成一百多年前的模樣;甚至一看到華人,就有衝動想問他是否懂功夫:

無綫節目《世界零距離3》曾經訪問埃塞俄比亞,當地人一見到華人就指手劃腳,認為對方必然懂功夫,見1:32。順帶一提,非洲是香港武打電影輸出最多的地方之一

 

搞得某些電影也拿來戲謔:

李連杰在《致命英雄》裡的對白,可謂是華人獨有的苦笑

 

中華文化不止功夫

會造成這種情況,除了是部分外國人的偏見外,華人武術界和電影界亦要肩負起不可推卸的責任。由1983年的《武林志》到近期的《戰狼2》,中國的武打/動作電影往往加入了很多民族主義元素,而觀眾也普遍受落。最後,武打電影及武術文化就成為了民族自信的標桿,不僅武打電影充斥市場,華人也喜歡用「功夫」來推銷自己民族,最終換來了文化上的單一性,給舊時代的刻板印象帶來了復甦機會。

正如大師兄投稿的《可以停止「宣傳=打功夫」這種事嗎?》所言,功夫在中國文化中佔據重要位置,多談自然無可厚非。但其實中國文化亦包含了很多其他面向,如書畫、醫道、飲食等,過分強調功夫文化,其實只會強化了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事實上,國內參與武術運動的人並沒有想像中多,至少大概比不上乒乓球。將中國功夫視為中國文化的最大代表,實在是一廂情願。

來到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早就跟一百年前大相徑庭,甚至連武術運動本身亦不可同日而語。繼續把華人看成只會拳腳的「俠士」,並輔以舊日種種的文化符號,看似追捧,實則不過是再次戴上有色眼鏡。武術界、文化界以至整個華人圈子,都要學習把武術從民族主義的桎梏解放出來,同時宣揚中華文化的多元性及現代性。惟有如此,武術文化才能重歸現實,華人也可以用最真實的面貌,屹立在世界之上。

 

今天的封面圖,用上了成龍在《醉拳》中的扮相,極盡刻板味道。文章完結之際,【武備志】希望用另一張成龍的圖片,去回答「華人都懂功夫嗎?」這條問題:

拜托,不要再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