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哥薩克民族的傳統兵器——恰西克馬刀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世界上,有些傳統兵器雖因歷史原因而式微,但卻因為成功納入軍事體制中而得以有限度保存下來。今次為大家介紹的恰西克馬刀及刀法,便是其中一種。

作者:阿難

文章經武備志團隊編輯

 

「恰西克馬刀」(Shashka)是哥薩克民族的傳統兵器。「恰西克」來源於高加索語,意思是「天堂之刃」,而哥薩克族是一群於13世紀於東歐和中亞一帶出現的遊牧民族。據說「哥薩克」一語在當地便有「自由的人」的含義,哥薩克不是一個單一民族,他在高加索地區糅合了俄羅斯人、烏克蘭人、波蘭人和韃靼人等活動於中亞的多個種族。這群自稱「哥薩克」的族群因要逃避蒙古人的殘暴統治,而輾轉流徒到俄羅斯南部近頓河流域一帶定居,後來為俄羅斯征服。由於哥族遊牧特性,擅於騎馬,因此其族人遂成為俄國沙皇麾下的哥薩克兵隊。

 

恰西克馬刀

傳統的哥薩克騎兵刀又名「恰西克馬刀」,長一米左右,厚背寬刃,刀身擁有明顯弧度,重心靠後,與日本步兵刀一樣以刀刃向上的方式佩帶。這種設計讓刀身出鞘後即可投入戰鬥,在馬背上使用一旦出鞘,便可順勢一砍。刀柄呈「P」形,柄尾會為勾狀;刀柄後段左右兩側分開,亦即凹進去,從刀背方方向下看呈「Y」形,透過這重設計令用家可以保持平衡感和單手操控,便於揮舞和轉刀,有效防止在戰鬥中大刀被甩出脫手,當然也有裝飾之用。

+1

亦因刀柄呈「P」狀如鷹頭,故有「鷹之利爪」之稱。哥薩克騎士的劈刀技巧就是以重心孤形劈硬,重心靠後的設計便於在馬上直戮對手時保持平衡。19世紀中俄國征服高加索後,體會到哥薩克馬刀的優點,遂於1881年代將這款馬刀稍加改良,引入俄國軍隊體制中,之後更於不同年代出現不同設計制式版本。

鋒利的恰西克馬刀

 

恰西克刀的兩個特別使用方法

恰西克刀有兩個使用特點。其一是針對步兵的反握撩殺,即反向握住刀柄,刀刃向前,刀尖向下。當在馬上追擊步兵時,這招十分有效。熟練的哥薩克騎兵可以輕鬆的在正握和反握中進行切換,在現存使用恰西克刀的舞蹈中,舞者便時而正握,時而反握,便是這種刀法餘緒。
 
哥薩克刀舞

其二是針對騎兵的柄尾劈砍,由於恰西馬克刀柄尾是鷹頭狀,在對戰中,武者可以握持設計穩重的柄尾來作戰。這樣便可以增加刀的攻擊距離,有效擾亂方對兵器距離判斷感。

不過,在俄國軍中體制的馬刀使用水平,仍然遜於傳統哥薩克騎兵刀術。一般哥薩克人,他們在7-8歲時已接受軍事訓練,包括馬術和刀法。但自引入軍事體制後,那些約18歲才入伍的士兵,就較難精通馬術和刀法。以蘇俄直至二戰為止的騎兵為例,軍中只要求騎兵懂得四種簡單的刀法。

因為蘇俄時期實行「去哥薩克化」,私人擁用恰西克馬刀是嚴重罪行,亦不許任何民間機構傳授刀法,幾乎令到這種馬刀刀法在俄國消失。可幸透過民間父子秘密相傳和哥薩克民族舞保留刀舞部分,近年得以在俄國再度興起。

刀法(一)

刀法教學(二)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武備志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