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流星錘:《三國無双》典韋的重型兵器 實際尺寸有多少?

撰文:李嘉譽
出版:更新:
狼牙流星錘,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sxHxiw

流星錘,又名「飛錘」或「走綫錘」,是一種中國傳統軟兵器,亦屬索系暗器類。

流星錘的基本結構,是將一個或兩個錘頭系於長繩的未端,以此遙距擊敵,其原理與之前介紹過的繩鏢類似。錘頭大多由銅鐵制成,末端會有一個「象鼻孔」,用以穿上鐵環並跟繩索相扣連。至於繩索的材質則各有不同,某些是由蠶絲混合動物毛髪而成,某些是由紗綫編制而成,部分錘頭較大的傳統款式更會採用金屬鎖鏈。

流星錘的重量和長度,皆可隨習者的要求有所調整。但一般來說,錘頭的重量會介乎5至8斤。只系單個錘頭的「單流星」會長接近3米,而有兩個錘頭的「雙流星」亦至小有1.5米。「單流星」的初學者可以在繩索未端處附上木制把手,待技藝純熟再將之拆除。而隨著時間演變,流星錘的錘頭亦不只限於圓形狀,還有瓜形、棱形乃至狼牙狀等,足見流星錘的可溯性。

由演義、遊戲到電影
現時流星錘的真正歷史已不可考,但它卻在明清之際的演義小說中,留下了不少足跡。例如清雍正年間出版的《說唐演義全傳》(簡稱《說唐》),尉遲恭的妻子黑素梅,便是以一條渾鐵打造、重五六十斤的流星錘聞名江湖。由此推敲,流星錘最遲在清初已經出現。而《說唐》的這段描繪,亦大大影響了民間對流星錘的印象。

首先,很多人會將流星錘想像成「擂鼓甕金錘」(《說唐》中李元霸的獨門兵器)一般的重型武器,能在戰場上充當殺敵主力。近年比較著名的例子,便是電子遊戲《三國無双5》中的典韋:

其次,流星錘那種神秘的「俠客」味道,亦令它繼續成為各類武俠作品中的重要兵器。1976年、由成龍及王羽領銜主演的電影《風雨雙流星》,主角梅星河使用的便是一對雙流星:

(《風雨雙流星》開宗名義以「雙流星」作故事主軸,它平時呈棍棒狀態,危急之際則可彈出殺敵,堪稱奇兵)

至於上年曾經牽起熱話的《鏽春刀:修羅戰場》,亦安排了一幕非常潚灑的流星錘打鬥:

真正的流星錘技法
這些場景固然精彩,但畢竟屬於文藝創作,自然有不少誇飾成分。正如文首所述,流星錘是一種索系暗器,故主要是用來突擊或擾亂敵人節奏,而不會是攻擊的主力。至於過分沉重的錘頭,就更加難發揮出流星錘的功效。

事實上,單流星的技法可與繩鏢互相參照,即在繩索的牽制底下,習者可以運用身體各個部位的抖動,如手、肘、肩、頸、足、膝等發錘而出。倘若成功擾亂或阻截敵人,就立即衝前用兵刃攻擊對手;亦不排除部技藝純熟的習者,可以擊中對方的四肢或頭顱,讓他失去戰鬥力。

但如果一擊落空,就必須立即收回(必要時甚至棄錘),以作好下一步準備。而在錘頭以外,單流星的繩索亦可在對手埋身時,纏絞他的四肢或頭頸:

少林流星錘套路,其動作與下文的繩鏢相當類似:

至於雙流星,則是將一邊當作「正錘」,由慣用手擲出攻敵,用途與單流星相若。另外一邊為「救命錘」,大部分時間都是握在手中,待到緊急時刻方作突擊。

由於雙流星兩端的重力平均,舞花時可以握持繩索中段,進行立舞花、纏腰繞脖、拋接等動作,姿態類同棍花及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