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側踢】技術解構:三種踢擊的切入角度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圖片來自:Buda Mendes/Getty Images)

側踢雖然屬於直線打擊腳法的一種,但其實在面對不同情況及對手時,可以從不同角度踢出側踢,以達至最佳的打擊效果。本文以前側踢為例,把前側踢的踢擊角度統分為從內而外、從中線、從外而內,並逐一分析當中的分別及應用情況。

若想了解一般側踢的動作特色,側踢在搏擊中的角色,可參看:

 

決定擊角度的因素:

1. 對方架勢

對手跟自己所採取的架勢會直接影響到前側踢的踢擊角度。如上圖左,在正架對正架時(反架對反架亦然),為了能有效踢擊對手,一些踢擊角度會較易被對方卸走或避開,所以較少機會採用某些側踢角度。上圖右則是正架對反架的情況。

 

2. 對方位置

縱使架勢相同,對方所處的位置不同,亦會影響採取的踢擊角度。上圖左是對方處於內位(Inside Position),中間是處於同一線上,最右是對方處於外位(Outside Position)。

 

如圖左,若對方前腳跟我方前腳處同一直線,「中線側踢」及「從內而外」會較為適合打擊對手。如圖中,若對方前腳處於我方前腳內位(Inside Position),使用「從內而外」及「從外而內」踢法就較為適合。如圖右,若對方前腳處於我方前腳外位(Outside Position),「中線側踢」及「從內而外」則較為適合。

 

3. 踢擊動作

對於直線腳法而言,由於在踢出後較難調校角度。因此前側踢的踢擊角度取決於其準備踢擊的動作,例如摺腳幅度、內擺幅度等,以調整出最佳的直線角度。

 

從內而外的側踢角度:

 

(影片擷取自:YouTube

這種踢法的動作接近傳統教學的側踢,需要明顯的提膝及摺腳動作,以收縮大腿肌肉,讓踢擊像彈簧一般反射出去。最佳的側踢路線應盡量貼近中線,但當遇上對方架勢跟自己相反時(即「正架VS反架」、「反架VS正架」),而對方上身較側時,中線的目標角度便大幅收窄,目標變成以脅下至側腹。對方有較大機會卸去從中線而來的側踢攻擊。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qj6vRd)

以Cung Le這一腳為例,便由於其前腳處於對手雙腳之間,對手上身處於側身狀態,其側踢徑走直線,踢擊線路跟對方身軀之間的角度太小,踢擊力度不易傳達至對方身上,甚至被卸走。

此外,在正反架情況下,雙方前手前腳都處於前方,直接的前腳或前手攻擊容易被對方中和/抵消掉(neutralize)。假若想以前側踢攻擊身體,便需要稍稍改變踢擊角度,以增加命中機會。因此,便出現了從內而外的側踢角度,即增加摺腳內擺動作,令踢擊由從正面直出,變成從側面直線斜出。但留意這裡指的斜線只是起腳點偏側而已,並不是完全由左至右般斜出。

從內而外踢法好處是能產生很大的威力,並能打擊面積較大的腹部正面。可是,這種踢法的準備動作需時較長,而且必須完全側身才能使出,正身不能使出,這樣限制了拳擊的發揮,只能使出前手攻擊,如刺拳、前手勾拳等。

所以內而外踢法一般是在較遠距離,借助踏步及假動作突擊對手。

 

從中線的側踢角度: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py52cT)

新式側踢和泰式側撐(Side Teep),省卻了多餘的踢擊預備動作,讓踢擊變得更快,令踢擊能更快從中線踢出。

跟傳統側踢踢法不同,新式側踢的發力重點不在於大腿內摺彈出,而是透過後腳小踏步及推髖動作,借助體重及身體架構來進行踢擊。此外,為了減少準備動作,它的提膝動作從摺腳內擺變成「提膝、腳掌向前」,把發力動作(轉髖及重心腳蹬出)留至最後才同時發出。

(影片擷取自:http://bit.ly/2py52cT)

從以上片段可見,雖然是後腳泰式側撐,但重點在於它並沒有明顯摺小腿的動作,取而代之的是提膝及腳掌向前的動作。而且Samart Payakaroon(紅褲)在命中對手前,上身一直都可以維持正身狀態,直至命中對手才因推髖發力才變成側身。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reT2Kb)

從以上片段展示的,是UFC選手Stephen Thompson在側身架中使用新式側踢的狀況。跟泰式側撐稍為不同,因為處於側身,髖部已經完全扭側,前腳膝蓋較難直接向前提起。所以新式側踢的準備動作是:先把前腳微微提起,前腳膝蓋輕微內翻,目的是令前腳腳掌指向前,而不是刻意摺腳儲力,然後透過這個細微的內翻動作,加上後腳踏步,同時借助推髖動作,以身體結構作為踢擊力量,而非單靠腳力。

無論正身或側身,都可以使出中線的側踢踢法。它不像從內而外的踢法般,限定了在踢擊時必須處於完全側身的狀態,變相允許在踢擊前採用更多拳擊組合,令打法更加靈活,不易被對手預讀側踢動作。

另一方面,中線前側踢的踢擊準備動作較細,能很短時間內完成踢擊,直接對對手中線造成威脅,能有效充當「Foot Jab」,可截擊對方的旋踢(Roundhouse Kick)、衝前突擊等。

可是,中線踢法在面對相反架勢(Open Stance)的側身對手時,由於踢擊角度小,容易被對方卸走或避開踢擊。而且,無論是新式側踢,還是泰式側撐,其踢擊完成時,身軀都會處於側身狀態,對踢擊後的接續拳擊仍會造成一定限制。在踢擊落空後,會無法馬上回復體勢。

所以中線踢法一般用於針對較為正身的對手,作為截擊、或突擊之用。

 

從外而內的側踢角度:

嚴格而言,在正統側踢踢法上,並沒有從外而內的踢法,因為正統側踢的發力是由大腿從內位(Inside Position)向前或向外位踢出。若踢擊發力是大腿由外而內的話,一般都會被歸類為旋踢之類。

可是,無論是內而外,還是中線的側踢,都不能在踢擊後維持正身狀態,以便利用雙手進行追擊或防守。而且直線腳法在面對側身的對手時,由於角度變小,較難確實打擊對手。若轉以旋踢打擊,雖然可以從側面打擊對手,但欠缺直線腳般的的阻擊能力,未必能截停對方來勢。

如何揉合側踢跟旋踢的特色呢?或者我們可以在三日月蹴的踢法上,稍加改良,以克服側踢的不足。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qjf9zm)

三日月蹴是一種揉合了前踢跟旋踢的腳法,以前踢的起腳方法,採取最短的斜直線,避開中線,以腳前掌(Ball Of Foot)踢擊對手。在三日月蹴的踢擊動作中,講求推髖的動作,令原本為直線腳的前踢,轉成三日月蹴的斜線。

從外而內的側踢踢法:

1. 從正身架開始,雙腳採取自然寬度。
2. 提起前腳膝蓋,腳掌指前。
3. 在腳掌指前時,前腳膝蓋轉為內翻,直至膝蓋由向上轉成內指45度。
髖部不需完全扭側,只需推至像踢前踢時的幅度。
4. 在膝蓋內翻、推髖時,腳掌由指前,轉為腳跟向前蹬。

P.S.:這種踢法對踢擊者髖關節的活動幅度要求很高,因為它要求在踢擊時,膝蓋內翻但髖部不能扭側。而為甚麼不用腳前掌(Ball of Foot)踢擊,而用腳跟呢?因為若跟三日月蹴一樣,以腳前掌無疑能打擊對手,但在腳的結構上卻較難截住對手。而以腳跟踢擊則較為穩固。

這樣踢擊應能從外而內的角度,以直線蹬出。踢擊者能在踢擊時維持正身,以隨時能使出拳的攻擊;又可從外而內打擊側身對手的腹前或後肋。可是,這種踢法的踢擊距離和其他踢法相較短,在使用時應該多留意距離控制。

大家可以想像成類似三日月踢的踢擊,不過腳會傾向打橫,而且以蹬腿代替彈腿。(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qj4qF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