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以老護老」無以為繼 是時候重視「孫輩照顧者」的價值

撰文:王晉璇
出版:更新:

「你說說你多少歲啦?」「40歲!」「真的嗎?那我多少歲?」「30歲!」「那我是你的誰啊?」「孫!」「那我們只差10歲呀?你10歲就做婆婆啦?好啦,那你就40歲吧!」——這是「孫輩照顧者」文文和她100歲高壽的婆婆的溫馨日常。

婆婆之所以有「大BB」這個暱稱,是因為文文在某日幫她換尿片和清潔身體時,想到小時候她也是這樣照顧自己,現在的婆婆只是變回了一個需要照顧的大BB。

孫女照顧相差50多歲的婆婆

文文與父母和婆婆同住一個屋簷下。六七年前,婆婆的行為舉止開始變得古怪,一家人在照顧婆婆的過程中經常發生爭執。父母本是婆婆的主要照顧者,但已年過七旬,而且身體抱恙,甚至需要被照顧。文文為家中最小的孩子,眼看家裡日漸爆發各種矛盾與衝突,決心介入做個「和事佬」。她不僅想方設法調和婆婆和父母的情緒,還抽空幫父母照顧婆婆。如今一家人同心協力,婆婆過得健康快樂,閒時還能跟親朋好友飲茶、打麻將。

文文相信:「年輕一點的孫輩有辦法了解更多不同的選擇,再通過給上一輩或家庭成員進行分析,會給長者提供更好的照顧選擇。」為了照顧婆婆,她與家中的工人姐姐經常參加不同的課程和工作坊,學習各種照顧知識,甚至考取職業治療助理及護理員證書。

4月25日,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與救世軍護老服務聯合舉辦「孫輩照顧者的需要、實踐及政策」研討會,文文獲邀以「孫輩照顧者」的身份,分享照顧婆婆的故事。

「孫輩」照顧竟然不被認可

文文把這幾年的照顧經驗集結成書,在2021年出版了《我家有個大bb 隔代照顧者防撞板秘笈》,當中提及包括申請服務、家居設備、訓練工具、以及各種各樣可能遇到的問題,希望幫助更多同路人。她還在Facebook開設名為「我家有個大bb」的照顧者專頁。

現在的文文擔得起「照顧者專家」的稱號,但五年前剛開始照顧婆婆時,她時常對自己的「照顧者」身份感到迷惘。有一次參加一個關於未來十年護老長者方針的公開研討會時,報名時填寫「你和被照顧者屬於什麼關係」一欄,發現只有父母、子女、伴侶、兄弟姊妹而沒有「孫輩」這個選項,而向工作人員查詢後,竟然被拒絕入場。

如今回想,她仍然不解,甚至覺得被歧視:「我只是想了解如何支援婆婆,支援我的家,並且我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孩子,我是成年人!」自此之後,她每次在公開場合自我介紹時都會強調自己是「孫輩照顧者」,希望能讓社會看到這個群體的能力及其付出的努力。

「以老護老」其實最不理想

香港是全球最長壽的地區之一,2024年1月政府統計處公布的《香港統計月刊》顯示,2022年本港男性平均壽命達80.7歲,女性則高達86.8歲。長者越長壽,需要被照顧的時間就越長,根據2021年香港人口普查結果,香港長者數目在過去50年由1971年的18萬人激增7.2倍至2021的145萬人,如今長者數目佔全港人口的19.6%,且60歲及以上居於家庭的長者有16.6%需要長期照顧。可以預見,像文文一樣同時擁有長壽的祖父母、高齡的父母,將會是越來越常見的現象,所以「孫輩照顧者」的角色不應再被排除在外。

然而,香港社會對於「照顧者」的身份認知,主要仍然集中在被照顧者的「子女」或「伴侶」這兩方面,基本上不把「孫輩」視為照顧者。2017年,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發布《以老護老:基層年長護老者服務需要問卷調查報告》,發現照顧者年齡中位數為70歲,最年長者甚至高達90歲——這個年齡層的照顧者,有的不太掌握社區照顧服務的資訊,有的則以「沒有需要」、「自食其力不想麻煩別人」為由拒絕使用服務,有的本身就體力欠佳甚或疾病纏身,照顧重擔無疑令他們百上加斤。顯然,「以老護老」是最不理想的照顧方式。

在「孫輩照顧者的需要、實踐及政策」的研討會上,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總監陳澤群公佈了《孫輩照顧者面對的挑戰研究報告》的重點摘要。去年4至12月,包括陳澤群在內的研究團隊和40名孫輩照顧者,進行了深度訪談。訪談結果顯示,85%的照顧者都是女性,其中18至39歲的照顧者人數最多,有67.5%;另外,80至89歲的被照顧者佔比最大,達34%,當中有多達45%的被照顧者需要借助輪椅或手杖/助行架輔助行動。

年輕照顧者主責陪伴

《孫輩照顧者面對的挑戰研究報告》指出,孫輩通常基於四個原因成為照顧者:其他成員無法提供足夠照顧;減輕父母的照顧壓力;對祖父母過往照顧之回饋;孫輩個人情況與能力上的優勢。較年輕的孫輩照顧者,通常以陪伴為主,提供感情上的支持。還有一些孫輩照顧者,會主動搜尋和運用各種輔助設備,以減輕照顧工作的體力負擔。有受訪者分享自己上網給祖父/母買了一架二手自動床和一個輪椅廁所,解決了他/她移動不便的難題。另外,大多數孫輩照顧者都會得到家庭成員的幫助,而經濟開支主要由父母承擔。

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的三位中五學生兼孫輩照顧者,跟隨老師羅竣賢旁聽研討會。他們都不是主要照顧者,而是利用課外時間幫助祖父母做家務、陪他們聊天或帶他們飲茶吃飯,「開解一下他們,讓他們不要那麼負面」。進入職場的孫輩照顧者,則承擔更多責任,例如尋找資源、醫療管理和體力上的照顧工作,如文文對婆婆的全方位照顧。

「有時候會覺得很煩人,很不喜歡這個角色,照顧長者需要一定的承擔和責任。但他們有時候怎麼教都教不懂,還很小孩子性格,不聽別人勸,講完還是一樣做。所以有時候真的頂不住,會有壓力。」選修「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的Lam Shing Yan坦言,儘管自己不喜歡照顧長者,但她認為孫輩照顧者「因為不需要上班,沒有賺錢的壓力,所以照顧長者會更加細心,相對來說沒那麼燥(煩躁)」。

讓照顧資訊走入中學課堂

另一位孫輩照顧者Zou Cho Ting沒有選修該科,但她想通過此次研討會掌握更多照顧長者的資訊:「我覺得照顧長者,將來一定是我們身上的責任。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她的外公遭遇車禍後行動不便,每次勸他定時活動手腳時,對方都因脾氣固執總是不願聽從;但不管溝通有多困難,她都保持耐性,因為她總回想起兒時父母外出打工,外公下班後只睡四五個小時,仍然堅持帶她出門吃飯、玩耍的記憶:「情懷真的很深,很難忘記。」

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開設「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作為DSE選修課程,冀讓學生了解長者面對生理、心理變化;認識社區上為長者提供的醫療服務,了解實際操作;了解家庭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學習處理人際衝突的技巧;提升家庭凝聚力。該科大受學生歡迎,學校還利用課外時間開設非正規課程,例如讓學生探訪長者鄰舍中心,參與不同的長幼共融計劃,學習與長者相處,共同參與長者照顧活動,如學習製作碎餐及糊餐膳食,急救課程,八段錦。此外,學校會給予孫輩照顧者特別考勤安排,允許其於課後以zoom的形式進行補課,希望為孫輩照顧者提供支援和便利。

對於像文文一樣的在職照顧者來說,照顧一個長者可能代表一天需要做兩份全職工作。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21年8月發布的《照顧者喘息需要研究》指出,受訪照顧者的照顧年期中位數為12年;星期一至五每天的照顧時數中位數為8小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每天的照顧時數中位數為12小時。研究還發現,照顧者歲數越大,每周照顧時數則越長,估計或因他們屬於「夾心階層」,上要照顧有父母,下要照顧子女。政府統計處2021第1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指出,2021年1至3月,香港人的平均每週工時為40小時,相比之下,照顧者相當於打半份至雙份全職工。

企業友善政策支援仍不友善

關注人口高齡化,支援照顧者的慈善機構「大銀」倡導企業推行家庭友善政策:提供彈性工作安排和遠程工作選項;提供有薪照顧者假期;可考慮發放金錢津貼,例如旅行津貼、高齡父母津貼;提供照顧者需要的培訓和資源,在內部組織建立照顧者網絡和討論平台。本港已有部分企業實施上述在職照顧者友善政策,讓員工在照顧和工作之中得以稍稍喘息,增強員工的工作意願和動力。

提倡孫輩照顧者角色介入並不意味着將護老重責轉移給孫輩,而是希望能借助孫輩的優勢為長者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照顧選擇,減輕父母的重擔。政府亦應重視弘揚傳播「家庭關愛」價值觀,鼓勵家庭成員彼此互相關愛和珍惜,相信有助減輕照顧者壓力,從而減少「壓力爆煲」的慘劇。另外,促進家庭和諧,還有助於培養孩子健康人格,降低社會治理成本,從而增強社會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