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與角度】Black Lives Matter:槍響之後 未竟夢以暴力告終

撰文:張鐵志
出版:更新:

馬丁路德金早已認識暴力的滋味。1956年,他在蒙哥馬利的家第一次被炸彈攻擊。11個月後,他家門口遭到霰彈槍射擊。彼時還只是民權運動的開端。1958年,他在哈林區被人用刀刺傷胸口,差點身亡。除了可能出現的暴力攻擊外,他還被政府威脅……

1964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後,惡名昭彰的FBI局長胡佛也開始發動對他的攻擊。他們在一封給他的匿名信中說有他婚外情的資料,暗示說如果他不自殺,後果會很嚴重。

1968年2月,克納委員會的報告正式出爐,用強烈的語言指出美國的種族矛盾非常嚴峻:「隔離和貧窮已經在黑人貧民區創造出一種白人所完全不知道的毀滅性環境。白人所不能了解,而黑人(Negro)永遠不會忘記的,是白人社會和黑人貧民區的存在是緊密相關的:白人制度創造了它,白人制度維持了它,白人制度縱容了它。」最有名的句子是:「我們的國家正在朝向兩個社會:一個黑一個白——分離且不平等。」

這個報告對主流社會像是炸彈般的衝擊。馬丁路德金十分歡迎該報告,並表示願意將報告的結論當作他未來的主要改革議程。不過,詹森和主流政黨都沒有重視這個報告的建議。

此時,馬丁路德金正在籌備一場新的運動:「窮人運動」(Poor People's Campaign),並計劃於春天在華盛頓舉辦大遊行。就在密鑼緊鼓籌備之際,他在3月中前往孟菲斯聲援當地清潔工的罷工抗爭。當地的黑人清潔工要求加薪、要求政府承認他們的工會,但之前的遊行遭到警察毆打與攻擊。馬丁路德金認為,這是「窮人運動」的先聲,他一定要聲援。

1968年,馬丁路德金正在籌備一場新的運動「窮人運動」,在遊行遭到警察毆打與攻擊。(GettyImages)

在3月28日的遊行中,有人突然打破玻璃引發騷亂,警察強力鎮壓,最後一名16歲的黑人青年被警察開槍殺死,數十人受傷。這讓馬丁路德金深感挫折,失望地和助理說:「也許我們要承認,暴力的日子已經在這裏……也許我們該放棄,讓暴力現身。」

4月3日晚上,他在當地進行了人生最後一場演講。他回顧了十年前在哈林區差點被刺死的經驗,並細數了民權運動這十年的重要抗爭,宛如一場深遠的回望。然後他說:「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會面對許多困難,但對我來說那都不重要了,因為我已經來到山的頂峰。像所有人一樣,我也希望能長壽,但那不是我現在關心的事。我只想要跟隨上帝的意志,而他允許我去山上,當我往下看,我看到允諾之地。我也許不會和你們一起到達那裏。但我要你們知道,今晚,我們所有人,會到達那個允諾之地。今晚我非常開心,我不擔心任何事,不害怕任何人。我已經見過了上帝來臨時的榮耀之光。」彷彿他已經預知明日的世界不再屬於他。第二天傍晚,他走到酒店陽台,突然一聲槍響,殺害了他和許許多多人尚未實現的夢。

他才39歲。

1968年,馬丁路德金被槍殺身亡。圖為送葬途中。(GettyImages)

馬丁路德金死後幾天,全美逾100個城市出現暴動。最少有40人死亡(只有五人不是黑人),3,000多人受傷,20,000多人被逮捕。這是美國內戰之後,國內最嚴重的騷亂。

在1968年,更多的暴力與血腥在歷史之牆上留下鮮紅的印記:4月,哥倫比亞大學學生佔領大學被警察痛打鎮壓,是第一個北方大學如此激烈地衝撞;支持民權的總統參選人羅拔甘迺迪在6月被暗殺;8月在芝加哥民主黨大會場外,民眾和警察血腥衝突;黑豹黨和警方爆發更多衝突與槍戰。更多年輕人相信暴力是必須的,革命是酷的。但白人的憤怒反撲也到了新高峰:在這最激情一年的總統大選,竟然是保守的尼克遜當選總統,並從此改變美國政治格局——原來支持民主黨的南方白人轉向共和黨。

如果馬丁路德金沒死,歷史會否改變?

如果馬丁路德金沒有死,世界會否改變?(VGC)

沒有人知道答案。但比較可以確定的是,他的反戰主張在那一年會很快地成為主流聲音,而聲量比他大的激進黑權組織如SNCC和黑豹黨在兩三年後不是邊緣化,就是被政府掃蕩,因此,他仍然會是最主要的運動力量,尤其如果他結合民權運動與窮人運動的路線可以持續下去,或許可以更深刻地改變黑人的困境、美國的未來。

只是不知道,50年後的今天,是否人們還是必須說:「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

回顧前言:

繼續閱讀:

張鐵志台灣作家,搖滾研究者曾任《號外》總編輯

上文節錄自第113期《香港01》周報(2018年5月28日)《槍響之前 馬丁路德金與三個邪惡的最後掙扎》。

更多《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張鐵志文章: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